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徐州:持续优化服务 百尺竿头更进步

发布日期: 2020-06-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冼巧凤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冼巧凤】5月20日,江苏省徐州双楼物流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搬迁安置一期工程星港嘉苑住宅小区居配工程低压电缆采购作为贾汪区首例网上“不见面开标”项目在市、区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标。

  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全市范围建设工程领域“1+8不见面开标”模式100%全覆盖,全面提升了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促进了交易阳光、高效。

  进一步拓展业务职能

  中心强化制度治理,紧盯应进必进、优化平台服务这一目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拓展业务职能,促进了各项交易业务的高效便捷开展。

  坚持应进必进。实现了平台交易全覆盖,新增加农村产权、医药器材、政府非集中采购、排污权等项目进场交易。2019年,徐州市分散采购交易额达到14.94亿元,其中公开招标交易额为12.1亿元,均处在江苏省首位。

  坚持制度规范。全面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制度规则清理工作,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开展,目前市本级规章制度已基本清理完毕,县(市)区正在有序推进。

  坚持目录管理。结合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索引和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在徐州市2017年版交易目录的基础上,组织编写2020年版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新增两家部门的5个交易项目。

  进一步放大平台功能

  为了更好地服务各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拓展业务职能的同时,不断强化服务发展,进一步放大平台功能,为各个交易主体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加快推进交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明确交易、服务、监管等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建设运行“一网三平台”,推进交易全流程公开透明和资源共享。在实现省内多CA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有力推进省综合专家库与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徐州市使用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数量位于全省前列。

  加快推进平台市县一体化建设。徐州市明确了市县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内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符合入场条件的公共资源基本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行目录管理;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纵向全面贯通,实现制度规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加快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公共接口同金融机构的对接,现已与张家港农商行、中国建设银行、江苏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完成电子保函系统对接,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电子保函覆盖率,降低对投标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率,降低投标企业财务成本。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徐州市不断改革创新,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了交易服务的工作效率。工程建设方面,利用“徐州市公共资源远程不见面开标大厅”系统,采用“标书邮寄、网络开标”等多种方式,共完成招标项目194宗,累计中标金额81.84亿元,有力助推了徐州市重点工程开工复建。

  政府采购方面,充分利用电子化交易系统的“线上采购服务”功能,将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和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采购项目等,全部纳入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必须采购项目”的顺利实施,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06宗,采购金额7.58亿元。

  2020年是深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关键年,徐州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推进平台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对接“e路阳光”综合监管系统,建立围标串标自动预警机制;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加强CA证书互认、身份认证等技术创新措施应用,最大限度提供便利化服务。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