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滨州市交易大数据平台提升交易智能化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 2020-06-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张玉栋 邵鹍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张玉栋 邵大数据产业是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随着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大数据已成为优化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提高行政效能,助力各地交易中心向智慧型交易中心转型的必要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

  山东省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8年9月正式启动交易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汇集市本级、县区交易项目的交易数据,通过收集、清洗、整理、分析、加工利用对数据进行归集,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态势,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能,对可疑交易进行检测、监管和预警,为交易各方提供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全程交易行为实行“数据监管”,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导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从不同的维度对交易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让数据会“说话”,通过“镜像”公共资源全貌,使其成为连续性、周期性地反映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动态的“晴雨表”,反映公共资源交易各类交易指数变化情况,对各类交易变化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并对管理薄弱环节提出预警。

  “1+2+3+5”平台架构模式

  交易大数据平台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整合、清洗交易过程信息,打破“信息孤岛”,通过“1+2+3+5”架构模式实现资源整合。

  1个综合性交易信息数据库。主要通过对全市有关公共资源交易基础资源目录梳理,建设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的企业基础数据库、评标专家基础数据库、工程建设专题数据库、政府采购专题数据库、产权交易专题数据库、土地交易专题数据库、网上商城专题数据库、工程量清单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基础性源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数据运算完成统计项数据库的搭建。

  2个通用性可视化平台。包含大屏可视化客户端与个人计算机可视化客户端,兼容不同的可视化环境对交易信息进行不同风格的汇总展示。

  3个高效性数据处理服务。数据采集服务、数据清洗服务、数据算法服务为高质量、高效率地展现大数据平台保驾护航。

  5个多样性数据分析应用。包含数据集成、数据统计、数据监管、数据理政和数据专报5项大数据分析应用,从数据溯源、交易分析、公开服务、主体刻画、关系分析、异常分析、雷同分析、评标分析、智能监管、数据预测、辅助决策、数据专报等多项大数据分析主题全方位体现交易市场生态。

  大数据为优化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滨州市交易中心坚持数据“说话”发展方向,打通交易数据“壁垒”,实现以全局性、系统性、协同性、关联性思维破解市场痛点和难点,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从电子化无形服务走向可视化有形展示,实现从传统经验管理走向智能精准服务的三个跨越,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

  数据溯源。大数据平台所有分析主题都提供其统计数据来源的最初数据,满足数据可溯源目标;以此功能数据管理员可更直观了解分析数据如何产生并人工修正遗漏的问题数据,解决了数据源查询难的技术痛点。

  交易分析。除开常规的交易业务(工程、采购、产权、国土矿业)外,大数据平台还依据当地特色的“网上商城”交易业务形成特色分析主题。另外,对电子监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拓宽了交易中心业务监管范围。

  公开服务。以服务广大企业主体为宗旨,大数据平台开通了对外服务频道,通过展现主体关心的如交易排行、造价指数、主要材料价格走势等分析内容解决了投标企业以前无法直观了解自身竞争能力、了解当地交易市场行情的困扰问题,使交易中心从单纯的执行中心转变为服务中心增加了含金量。

  主体刻画。以四大交易主体(招标人、招标代理、投标人、评标专家)的诚信库信息为分析对象,以注册分布、资质分布、业绩分布、专业分布等不同分析角度清晰地描画了当地交易中心内入库主体的基本信息画像,为中心领导快速了解当地主体基本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让交易监管更有智慧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正处于成长壮大阶段,作为行政监管机构,在交易监管方面应发挥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创新优势,聚焦引导市场有序竞争,防范市场潜在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关系分析。通过采集交易主体在交易平台内的历史交易行为,运用网络社区算法、集中度算法等分析模型,针对投标人与投标人之间、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投标人与招标代理之间、招标代理与招标人之间的两两关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单位之间的关系拓扑,以此为基础找出明显存在异常的共同投标、中标关系,为交易监管提供思路,为发现围串标行为提供线索。

  异常分析。通过标段投标价格异常集中度、投标人投标异常中标率、多分包项目中标单位异常聚集度等分析维度为监管人员找出隐藏的、潜在的围串标关系的异常行为提供多方位的依据。让侥幸于个别项目中实施围串标行为的嫌疑单位无所遁形。

  雷同分析。依托于开评标过程中的投标文件分析数据,针对制作机器码、创建标识码、技术标内容等层面分析不同单位之间的雷同性结果为围串标关系的判定更添显性指标。

  评标分析。针对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打分行为从打分倾向性、技术标打分时间分析等指标协助中心管理人员量化参与评标的评委实际业务能力与业务态度,为评委库优胜劣汰、监管个人潜在倾向提供量化指标。

  智能监管。平台可对交易过程数据进行监管,通过电子监察预警、投诉异议预警、平台数据交换,对交易过程的关键节点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为预防围标、串标,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给予预测、分析,帮助监管部门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管。平台还可以对整个交易系统运行环境和服务器性能进行实时检测,保障会员系统、办公OA系统、开评标系统、网上商城等有效运行。

  大数据让政府决策智能精准

  大数据平台立足服务功能定位,为政府决策部门、市场主体以及交易中心等提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让领导决策层能对全市交易整体形势做到心中有“数”。

  数据预测。通过交易平台数据与当地GDP、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外部数据相融合,运用多项式回归等预测算法模型,得出未来一到两年宏观经济走向,为领导直观“把脉”经济形势,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辅助决策。通过在本地交易行业中的企业竞争力、行业竞争集中度、企业市场活跃度等指标的量化分析,清晰地描绘出当地交易市场整体营商环境的情况,为领导制定相关决策进行辅助。

  数据专报。大数据平台设计了将每年、每季、每月的交易分析结果以在线文档模板化形式进行落地的功能,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为交易中心更快速提交年度/月度数据分析报告提供了便捷化功能。

  下一步,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坚持需求引导和问题导向,以整体化和系统化思维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构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共享体系,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服务,为决策提供支撑、为监管提供依据、为交易各方提供便利、为了解交易活动提供通道,助力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大局。(文章来源: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