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6-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冼巧凤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冼巧凤】5月11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成都召开了“成德眉资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工作对接会”。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代表就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进行了交流发言,并共同签署了《成德眉资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智慧交易的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为成德眉资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同城化正式拉开了序幕。
四地市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是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四川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是协同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具体举措,旨在通过推动成德眉资公共资源要素共用、竞争优势同构,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共同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局,为持续优化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提供高质量要素保障。
成德眉资签署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四地市将实现七大方面的共享:
改革经验共享。加强日常工作推进中的问题交流,在重点、难点和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共同研究、成果共享。强化工作推进信息等方面的横向交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收集、研判成果共享机制。
制度机制共享。共同研究交易服务内容和流程标准,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及服务标准体系,同步推进规范化服务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四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智慧系统共享。加强在电子交易系统、智能智慧服务系统建设思路、总体构架、需求和技术方案、功能实现、运行维护、安全保障等方面交流合作,采取取长补短方式,相互提供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共同推进电子交易平台功能完善提升。
平台融合共享。统筹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发布,归集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在四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同步展示发布。争取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指导和支持,统一网上注册信息模板,推动实现四市CA和电子签章“一地注册、区域互认”。探索共建共享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立交易数据汇聚共享机制。
专家资源共享。协同创建异地远程评标环境,逐步推进建立常态化的异地远程评标联动机制,实现交易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督,促进优质评标专家资源跨地区共享共用。
培训资源共享。联合建立培训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机制,依托视频会议推动专家辅导、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等优质培训资源共享。视情况适时互派干部挂职。
采购文件模板共享。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合力编制政府集中采购招标文件模板,并建立政府集中采购招标文件模板修订机制。
《成德眉资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充,分考虑四地市交易平台运行现状和提升需求,着力充分发挥各地交易平台发展特色优势,以公共资源交易机制创新为主线,以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和关键,根据推进工作的需要,明确了建立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建立常态交流互访机制、建立对口部门联系机制和强化同城化工作成果宣传4项合作机制。下一步,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按照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深化联系交流,进一步细化具体工作任务、载体和抓手,共同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
主任在线
会上,四地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了本地工作成果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落实成德眉资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
从现实情况看,四地市交易平台交易规则不一致、监管主体不一致、财政资金预算隶属关系不同,要达到理想状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合作的第一步重在深化交流合作、强化优势互补,由点到面、分步有序推进同城化。四地交易平台各有优势和特点,具备很好的合作基础,且四地在地缘上接近,在发展目标上同心同向,通过深化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一体推进,定能形成“1+1+1+1>4”的叠加效应。
目前的合作协议是框架性的、战略性的,明确了大的方向和路径,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载体和抓手。成都交易中心各部门将自觉发挥推动引领作用,主动联系对接德阳、眉山、资阳交易中心对口部门,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分阶段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事物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强化日常工作对接。我们特意建立了QQ工作群,编印了通讯录,以便于沟通协作。遇到重大问题,要及时专题研究,成都交易中心各部门要动态、常态收集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召开工作联席会、协调会。
——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刘学
四地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同城化,有利于四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平台取长补短,在制度创新、科技研发、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同城化水平上台阶。
早在2019年,德阳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系统数字证书(CA)及电子签章兼容互认工作,实现了数字证书(CA)和电子签章跨平台、跨部门、跨区域兼容互认,有效解决了因数字证书(CA)及电子签章不能兼容互认等问题。德阳是四川省首批完成此项目的地区。此举不仅简化了市场主体办事环节,优化了服务质量,还能减少企业参与招投标的成本投入,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德阳就对项目的招标、投标、开标和评标实行了一系列网办措施,特别是“不见面”网上开标和异地远程评标,有效解决了因投标人、评标专家大量聚集和跨区域流动可能导致的风险,同时为各方交易主体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
今后,借成德眉资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同城化这一契机,德阳将在全流程电子化、智能化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公共交易服务的智慧化迈上新台阶。
——德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尹邦斌
眉山市从工程和采购异地远程评标着手,解决评标系统差异性问题,专门设置成德眉资异地评标改造室。在兄弟市的鼎力支持下,完成了与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对接评标系统改造,进入工程项目异地评标测试阶段。对于推进四地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工作,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锁定同城智慧交易目标,把四地市智慧交易打造成四川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区,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四川模式”,达到“服务四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预防干部腐败”效果。
其次,坚持先易后难,分清轻重缓急。当前,四地市的智慧交易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实现互联互通难度较大,推倒重新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耗时耗财。对此,建议建立成德眉资专门的工程项目异地远程评标室;制定智慧交易三年行动计划,从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同送共享、同扩平台+金融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制定详实落地的计划;建立定期业务会商联系制度,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突出重点求长效。要加快系统联建,建设上应求同存异,拓展进场交易范围,四地市重点突出4+X中X系统平台建设的统一性,实现系统的共享共用。推行制度标准统一,做强信息共享,实现交易数据共享应用。
——眉山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钟开全
2019年,资阳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为路径,夯实科技建设基础,推行交易电子化,立足服务功能定位,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标准化、服务再优化”“三化”改革,切实推动了交易提质增效。2019年全年,资阳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项目1585批次,完成交易金额72.94亿元,实现节资5.67亿元,节约率达12.95%,实现增收3.06亿元,增收率达9.63%。
借成德眉资同城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的良好契机,中心将加强与成都、德阳、眉山在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的联系,积极探索智慧化交易,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运用在公共资源交易环节;运用大数据分析投标文件制作关联度等数据来打击围标串标;运用人工智能将评分方法中可以由电脑测算的分值自动生成,大幅减少专家的工作量;运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等技术加强交易保密性以及对评标环节的定性分析,对评标专家和投标企业的各种行为实现逻辑判定;交易全过程实行档案电子存储(包括电子设备操作录屏)和在线依权限查询等。
——资阳市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主任夏木礼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