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成渝唱响一体化发展“双城记”

发布日期: 2020-06-15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自今年初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的热度就在成渝两地不断升温,两地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

  5月18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多维度、全方位合作,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共同发展,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公平高效配置,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几个月以来,双城经济圈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成渝合作也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迅速推进。从2月远程联席会议确定围绕规划战略、内陆开放、产业联动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到3月两地共同举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服务峰会,再到4月的2020年十项重点任务的确定,成渝正在以看得见的加速度相向而行。

  唱响“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事关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悉,重庆13个区县与四川6个地级市紧密相连,有长达850公里的接壤线,一体发展、融合发展至关重要。截至目前,重庆各区县与四川方面已签订合作协议58个,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积极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不少川渝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从今年的工作看,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区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动力源,有效对冲疫情影响。而成渝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

  市场一体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之一,有效地为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通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共资源交易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自然也参与到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成渝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两地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川渝两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建设。下一步,两地将逐步实现以下目标:

  交易平台建设互补。互相借鉴平台建设先进经验,推动建立川渝互通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同打造统一的场地建设规范和服务标准,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市场主体信息互认。推动川渝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息库互联互通,实现川渝市场主体注册信息共享和信用信息互认。联合开展川渝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净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交易系统联通共享。CA数字证书是市场主体参与电子招投标活动的“网上身份证”,由于数据标准未统一,市场主体在川渝两地参与招投标需要重复办理CA数字证书,按照战略协议双方将推动CA数字证书两地互认通用,实现“一地办锁、川渝互认”,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同时,两地将携手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在推行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移动终端交易、场地智能化管理、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开发应用、交易结算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交易信息化水平。

  评标(评审)专家资源共享。共同建立远程异地评标环境,推动川渝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通过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评审)等方式,实现川渝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提升评标(评审)质量。

  建立项目联动保障机制。对涉及“双城经济圈”建设、跨川渝实施等项目,通过技术协同、联合评标、共同研究交易流程规则及相关问题等方式,保障招标投标活动顺利开展。推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重点项目推介信息在川渝平台联合发布,提高项目信息覆盖范围、提升竞争度。探索重大项目跨川渝平台交易。

  共同培育要素资源交易市场。双方将推动两地市场资源整合,打破区域分割,推动要素资源市场一体化,提升成渝要素市场集聚辐射能力。探索在两地公共资源交易网开辟生产要素项目信息联合发布平台,扩大川渝生产要素交易项目信息发布覆盖范围,促进投资人等市场资源整合共享;联合举办川渝两地优质土地和矿产资源、重大建设项目推介会,促进两地招商引资活动;共同争取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立川渝生产要素交易市场;探索建立服务中央在渝在川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招标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的合作新模式,携手打造服务企业从设立、拿地、招标采购到股权退出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一体化要素资源交易平台。

  此外,双方还将建立人才培养和互派交流机制、重大理论课题联合攻关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川渝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水平,深度推进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据悉,为促进两地间人才流动,成渝双方已初步建立了跨区域转移接续和互认互贷机制,比如成渝地区间转移住房公积金,由“两地跑”变为“一地办”,办理时间由一个月压缩为2至3个工作日。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打造出一个全国乃至全球都不可忽视的增长极。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