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7-10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张丽丽 陈磊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张丽丽 陈磊】有这样一个“玻璃屋”:紧邻评审室开辟了代理机构服务室,两室之间由玻璃墙隔开,同时辅以必要的通讯设备设施,在确保正常沟通交流、视听无障碍的基础上,实现代理机构人员和评委的物理“隔离”,做到了“隔”人不“搁”事。这个“玻璃屋”正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政府采购中心,为破解代理机构场内管理这一难题而探索实践的新模式。
隔离评标现场
代理机构是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评审的重要参与主体,对评委评审起辅助作用,传统的评审模式是评委、代理机构人员处于同一评审室,评委进行评审,代理机构人员配以辅助。这种模式下,二者“共处一室”,代理机构人员倾向性言论、隐蔽性动作,极易影响评委独立评审,其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着评审的公平和公正。
有的地方发文不允许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进入评审现场,目的是为了防止代理机构不当引导评审专家,搞出“猫腻”。而《政府采购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均没有明文禁止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进入评标室。为了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加强对代理机构的场内管理,有效遏制其借助辅助评审之机对独立评审做不当干预,高唐县政府采购中心积极探索实践,打造“玻璃屋”对代理机构人员和评委进行物理“隔离”。
配备高清对讲系统,确保正常交流无障碍。在评审室和代理机构服务室之间配备双向互通对讲系统,代理机构人员宣读评审纪律以及评审注意事项、评委在评审过程中提出的辅助评审需求、代理机构应对需求答复以及现场的评审进程安排,均通过该系统进行,双方交流全程录音,有效遏制场内人员发表倾向性言论。
设置资料传递口,确保必要文件传递无障碍。在两室之间的玻璃隔断上设置文件传递窗口,并在窗口上方安装带拾音的高清摄像头,评审过程中必需的文件、表格等材料,均由代理机构人员通过该窗口传递给评委,并通过监控设施对资料进行查验,对传递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留痕。
运用评审界面同步系统,确保评审辅助无障碍。评委在评审过程中一旦出现因电子评审系统不熟悉、操作不当而造成突发情况时,可通过同步系统将自己的电脑操作界面传送到代理机构服务室的专用显示器上,代理机构人员可实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向评委解答、讲解操作流程,确保评审正常进行。
安装智能电子门禁,确保行动无交叉。对智能化电子门禁,设置一屋一卡,错时控制,评审室、服务室门禁无法同时打开,只有当本室外出人员回来关闭门禁后,另一室门禁才可打开,消除代理机构人员与评委同时离开工作区,结伴进入监控盲区机会,杜绝私下会面,确保二者之间的交流均在监督之下。
截至目前,高唐县累计开展“隔离”评标50余次,通过实施该项创新举措,杜绝了评审过程中代理机构人员与评委之间的“悄悄话”与“小动作”,减少了评审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地维护了评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