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7-14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自4月1日暂停收取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服务费至今3个月来,湖南省张家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免收合乎规定的36个项目的交易服务费,共计36.1万元,有效为市场主体减负。这是公共资源交易机构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一个缩影。
当前,党和政府要求各地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切实推动“保市场主体”。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连接供需两端,是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重要途径,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应当切实负起“平台”责任,千方百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降成本。
千方百计“保复工复产”
千方百计“保复工”是“保市场主体”的首要任务。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企业复工复产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负起“平台”责任,敢担当、抓创新、出实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为确保两手抓、两不误,各地公共资源交易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公共资源交易疫情服务指南,明确注意事项和防疫细则。针对传统开标模式容易造成人员聚集的问题,各地积极启动“不见面开标”系统,投标企业无需到开标现场,全程网上开标,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一些交易中心7×24小时接受市场主体电话咨询,交易场所周六周日正常开放并提供交易服务保障,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及疫情防控急需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开展。
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朱洪延介绍,徐州市交易中心2月18日发布公告率先恢复各类交易活动,重点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一季度,徐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交额为274.26亿元,同比增加60.37亿元。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在政务专报《市政务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护航复工复产》上作出批示,对徐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护航复工复产的创新工作做法提出表扬。
企业要生存,市场主体要发展,关键是要有发展的市场机会。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引社会企业配套服务,创造市场发展机会,从而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刺激消费,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市场机会。公共资源交易机构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做好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服务,切实为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提供便利,助力复工复产,切实“保市场主体”。
政府“搭桥”缓解投标资金压力
资金短缺,是疫情以来横在众多企业面前最大的一道坎儿。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一方面通过减免服务费等方式直接降低企业投标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电子保函系统、金融服务平台等多元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给企业增加了渡过难关的底气。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今年4月1日起至6月30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暂停收取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装饰装修以及与项目有关的设备和材料采购,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监理、代建管理和其他服务等交易服务费,减轻企业负担。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金融服务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把线下门槛高、程序多、审核慢的担保贷款变为线上大数据、智能化、审核快的信用贷款,无偿为参与招投标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投标保证金担保、项目融资等金融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丽水市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的业务申请量大幅提升。1月至6月,金融服务平台平台共受理3275笔金融服务业务,其中办理通过2590笔,通过率79%,受理业务金额10.14亿元,受理通过金额8.04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丽水经济快速复苏。丽水市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的创新做法还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和推广。
政策“红包”向中小企业倾斜
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经济恢复和“六保”的重要力量及关键一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受到极大影响,仍然面临着订单减少、流动资金枯竭等压力。为此,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铜陵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生在平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铜陵支持中小企业的做法,包括200万元以下政府采购项目不收取交易保证金;规范采购文件范本,为中、小企业设置6%的报价折扣,切实扶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
厦门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也明确提出采购人应当持续提升中小企业采购年度预留比例,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从今年6月起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中小企业免收投标保证金、免收或减半收取履约保证金;实行中小企业中标服务费费率下浮优惠等政策条款,推动中小企业渡难关、快发展,助力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采购执行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则进一步提出,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除采购项目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投标“轻装上阵”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优化营商环境,是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一环。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黄锋认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以“营商环境优化”建设为抓手,紧盯“促规范、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效率和服务效能,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公共资源交易成本,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推动市场各方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电子化是实现便企利企的重要抓手。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更加认识到全流程电子化的重要性。多地交易中心紧急开发上线电子化交易系统、不见面交易系统,实现市场主体注册、CA锁办理、交易项目受理、公告公示发布、场所预约、答疑澄清、交易文件下载、交易文件制作、网上投标、保证金收退、网上开标、评标、中标通知书打印、在线直播业务培训等多环节“不见面”办理,让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就能参与交易,切实提高交易的便利性、公开性和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机构以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积极推行多项便企利企措施,让企业参与交易“零距离、零成本、零差评”,让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更具活力。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