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07-14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黄锋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黄锋】李克强总理指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特别是公共工程招标采购交易秩序和效率,是影响和评估营商环境的重点内容。
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机构,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按照“促规范、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的十二字方针,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日益开放,更加公平,规范有序,市场各方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不断提升。2019年,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第四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主任年会上获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机构”。
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剑光一行专题调研长沙市招投标改革情况
今年交易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上持续发力,根据《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0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出了22条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深化“互联网 +”,提升平台运行效能
大力推进“互联网+交易”,变“线下交易”为“线上交易”转变。依托“互联网”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推行网上“不见面”开标。2020年元月1日起上线运行新版工程建设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实现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全流程、全覆盖、全电子交易,截至6月30日已完成电子化项目525宗,电子化覆盖率达到95%。推动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政府采购类项目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1012宗,电子化覆盖率98%。优化升级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通过竞买前期到竞价结束的10个交易环节全流程线上办理,为竞买人提供“一次都不跑”的服务体验。
深入开展区域交流合作,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以落实《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为契机,深化远程异地评标开展,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3月30日,率先全国完成首个利用5G技术开展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截至6月底,长沙已与株洲、湘潭合作完成17宗5G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计划到年底完成长株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0宗。同时不断巩固经验成果,积极开展长江中游省会城市群的区域合作交流。4月23日,应用区块链技术,长沙完成首个援鄂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并计划8月与武汉、合肥、南昌等省会城市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
降低市场成本,激发内外市场活力
减少资金占用,改革保证金缴纳方式。将保证金缴纳方式由“现场缴纳”变为“线上办理”,2019年7月率先全省推行电子保证保险,采用保证保险方式提交保证金金额约占同期保证金总额的75%,截止目前累计共为4489家投标单位减少资金占用23.83亿元。推行投标保证金多元化,今年7月运行上线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在银行保函、保险保函、担保保函等电子保函的基础上引入中标贷、政采贷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激发市场活力。
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复工复产。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自2020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暂停收取工程建设类项目交易服务费,共计337宗410万元;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投标企业以承诺制方式替代缴纳保证金方式参与投标,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加快推进CA数字证书网络共享,运用手机扫码等技术实现免插介质完成身份验证、签名盖章、加密解密等交易流程。
优化平台服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创新服务方式。引进和使用多媒体云客服系统,在“单一”的电话咨询基础上增加网站、微信服务号等多媒体的接入,形成“立体式”咨询服务体系。从分业务、分部门提供“多头”咨询转变为对外使用统一号码,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 24小时“全天候式”咨询服务,实现服务“零拖延”。
简化办事流程。全面取消交易过程中各类证明材料、承诺函、原件核对等,开通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业务,推广多业务合并申请,通过“一表申请”实现信息材料一次收集、重复使用并及时更新,提升办事效率。项目进场交易周期从原有的平均约33.6天缩短到26.5天,非中标单位保证金退还由原来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后5个工作日压缩到最快评标后1个工作日内。
推进服务标准化。围绕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结合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制定实施《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标准》,将各类行为规范、交易规范、事后评价规范纳入其中,施行“首问负责制”“AB角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工作人员服务市场主体的“店小二”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效益获得显著提升。
强化协同监管,着力规范市场秩序
发挥交易第一现场优势,全面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规范交易现场秩序,将投标人、招标人(代理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线索移送至行政监督部门,截至目前今年共移送相关问题线索9条,其中3条已进行调查处理。加强现场考核管理,及时向行政监督部门报送评审专家违规违纪信息,对专家的不良行为记录在评标区通知栏、电子屏进行曝光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优化升级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系统,助力智慧监管。以“数字长沙 智慧交易”为核心,通过“数说行情、数看市场、数创优服、数探交易、数治管理”,为发现和查处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线索支撑。截至目前共发现投标单位电子投标文件“机器码”一致问题7条,投标单位投标报价、投标文件异常一致问题5条,其中有3条问题线索经行政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已认定为围标串标,涉案的8家单位已被通报、责令整改或行政处罚。
积极开展跨部门、跨区域合作,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与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签署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共同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高效利用信息资源;通过与省经侦总队神鹰实战平台开展数据对接,交易中心定期为平台提供数据采集,有力帮助围标串标嫌疑线索梳理分析,有效打击围标串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优化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与市纪委“智慧纪检监察”平台对接共享数据,为纪委监委大数据分析应用提供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交易基础数据支撑。
立足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深化平台整合共享,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力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着力于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使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呈现环境更优、效能更高、成本更低、服务经济建设能力更强的发展态势,奋力谱写新时代长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者介绍: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