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银川:开标“不见面” 服务“零距离”

发布日期: 2020-09-16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张拯 苏洁

  【公采传媒/公共资源网 通讯员 张拯 苏洁】今年以来,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紧围绕公共资源交易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勇于自我革新,大胆创新突破,通过推行减手续、优平台、提效率、降成本等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了开标“不见面”、交易“电子化”、投标“零障碍”、服务“零距离”,全面优化了招标投标领域市场环境,切实降低交易成本,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

  开标“不见面”。交易中心制定印发《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化项目“不见面”开标工作的通知》,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电子投标文件网络解密,实施远程在线参与招投标活动,足不出户开启了见屏如面的“不见面开标”模式,打通了建设工程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彻底打破了区域、时间限制,实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不见面开标的转变,且投标人同一时间可以实现多个项目开标,至少缩减40%的开标时间;在为投标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斩断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供应商)、评标专家在交易场地内可能出现的私下接触,降低人为干扰因素,规避常规交易风险。自今年3月份首场“不见面开标”项目进场以来,实现房建市政施工类项目100%“不见面开标”,共完成项目212个标段,交易金额24.71亿元。

  流程“电子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资源”优势,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从有形市场向电子化平台转变。积极推行“文件电子化、标书在线传、保证金线上缴、开标不见面、专家在线评、交易结果网上查” 的“不见面”交易模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线上办”“指尖办”,从项目登记、公告发布、招标文件上传、项目信息变更、项目交易结果公示等环节全程线上操作留痕,全面实施全流程电子化办理,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利企便民成效明显。中心完成各类项目电子化开评标250个标段,为投标企业减少投标文件制作成本2200余万元。

  投标“零障碍”。已取消的现场报名、现场购买招标文件、制作纸质投标文件及收取招标文件费用等,切实降低了交易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让更多的投标人参与到项目竞争中,从而选到更优更好更有实力的企业,构建起良好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建设工程类项目进场交易,确保社会投资建设工程类项目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完成社会投资项目33个标段,交易金额13.9亿元,为企业节约场地使用费、标书制作费、交通费等各类费用约300万元。中心共完成政府采购、建设工程进场项目标段数812个,交易金额82.2亿元,节约资金13.87亿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项目完成42宗,交易金额1579.28万元;收退保证金11004笔,金额14.43亿元;累计接待服务对象2万余人次。

  服务“零距离”。按照“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提高效率、优先保障”的服务原则,结合工作实际,交易中心制定出台了《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重点建设项目进场交易服务规则》,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通过减手续、优服务、提效率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重点建设项目早进场、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全面提高招投标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招标投标领域市场环境;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人全程跟踪负责制,利用在线核验、电话沟通、容缺受理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不间断“零距离”的服务,加快了投资项目的招标速度,助力项目开工投产。截至目前,完成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配套项目、G110线暖泉至镇北堡段改建、黄河银川段湿地生态恢复等25个全市重点项目进场交易活动,交易金额26亿元。

  (作者单位:银川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