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南京:抢抓改革创新机遇 发挥整合共享效应

发布日期: 2020-09-17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杨浩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 杨浩】这是一份醒目的成绩单。这是在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南京。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以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基本建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深化整合共享,重塑管理体制机制

  早在2013年,南京市就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纳入综合改革工程重点任务,并于2014年完成市级平台整合。国办发〔2015〕63号文出台后,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对照国家要求,开启交易平台整合巩固提升之路。

  形成“综合管理+行业监管+交易服务”新模式。南京市在平台整合过程中保持监管职责不变,形成了“市政务办综合管理+行政监督部门分行业监管+交易中心提供服务”的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新模式,做到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构建“1+6”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架构。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经历了市级整合和区级整合两个阶段,分别整合市、区两级各专业交易中心,建立1个市级交易中心和6个区级分中心,市区两级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电子系统、制度规则和服务标准“四个统一”,真正形成全域统一市场。

  建立“一会一单一场”沟通联络机制。南京市通过联席会议、电子联系单、监管部门在交易中心驻场办公等形式,强化管理、监督、服务三方沟通联动,及时协调处理交易过程的“疑难杂症”,今年以来共召开公管办会议3次、专题协调会50余场,办理联系单1400多件。

  建立健全交易管理制度体系。南京市将建立分类统一的交易制度规则作为平台整合的重要内容,在平台整合之初就制定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为交易活动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应进必进”。此后,持续开展制度规则的修订、清理和完善工作,先后出台《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国有资产交易通用规则》等数十部制度规则,有效规范交易活动。

  交易规范高效,构建电子平台体系

  南京市交易中心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逐步建立完善服务、监管和交易三大电子平台,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促进交易活动规范、高效开展。

  推进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上线全国首个建设工程电子交易系统“e路阳光”,随后陆续上线工程货物、水利工程、政府采购、国有产权等多个电子交易系统,基本实现全项目全过程全区域在线交易,做到全部操作系统留痕、可溯可查。

  重点打造公共服务云平台。2019年开发上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云平台,集认证、共享、数据等“六大中心”功能于一体,实现项目登记、公告发布、评委抽取、成果件办理、投诉等事项“一网通办”,为市场主体提供24小时“不打烊”线上服务,同时为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云平台建设奠定基础。

  保障数据共享和安全。依托云平台,建立“数据中心”,全新架构交易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交易数据集中统一、互通共享、有效利用、安全可靠,真正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系统数据共享。

  打造不见面交易。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基础上,推进不见面交易,打通从项目登记到出具交易成果件全流程“不见面”交易堵点,在业内首发不见面交易事项清单,目前已实现五大类62项业务不见面办理,特别是创新研发的不见面开标系统,引入AI、远程解密、视频交互等技术,实现多方主体同步在线开标,不见面开标比例已达80%。“不见面”交易在应对疫情影响、保障交易活动“不停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时监控预警。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重点环节和敏感节点,在电子系统中设置72个监控点,实行红、黄、蓝三级预警,及时发现、快速锁定各类异常情况,为监管部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第一手资料。上线以来,中心共向监管部门报送报价异常、MAC码一致等违法违规线索100多起。

  打造阳光交易。利用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公开公告公示、信用信息、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提高交易透明度,让每一笔交易都在阳光下进行,杜绝暗箱操作。设置网站曝光台,及时曝光市场主体失信、处罚信息,关联交易活动,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成为现实。

  坚持用户思维,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南京市交易中心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平台整合共享的重要内容,着力破解制约交易活动有效开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切实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建立交易运行新模式。实施“一口受理、分类交易、扎口出件”交易运行新模式,做到“一次性告知”“一趟式办结”“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优流程,促进降本提效。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保障交易活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从2020年开始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收取,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在政府采购中将小微企业享受价格扣除比例由6%提高到10%,有效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

  开展交易大数据分析应用。持续多年进行大数据研究,推出《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报告》、“阳光指数”等多项大数据产品,其中公共资源交易态势分析及应用展示平台获2017年度江苏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成果奖,“晶项链”可视化服务平台获2018年度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创新科技成果大赛二等奖,有效发挥大数据在辅助决策、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试点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为解决困扰招投标行业多年的CA不兼容、不互认的弊端,在电子招投标中首次引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电子营业执照,并进行功能拓展,实现企业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标书加解密等功能。目前已在9个项目中成功试点应用,证明了替代CA锁的技术可行性。该做法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可,被国办函〔2019〕41号文明确在全国推广应用。

  规范投标担保服务。不断优化保证金管理,建设保证金电子化管理系统,累计自动收退投标保证金80多万笔、近千亿元,无一例差错,为当事人解决后顾之忧。拓展投标担保形式,允许投标企业以保函替代保证金,进一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打造“宁满意”工程。围绕“先解决问题再说”,开展“易事通”服务,提高“一站式服务”效率,解决多头找、往返跑、重复问的问题;围绕“超前服务”,创立“交易微快递”服务,将交易活动中难点、痛点、堵点等问题的解决办法,采用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推送给市场主体;围绕“一次登记、全程通用”目标,探索“零提供”服务,解决市场主体重复提供证照、信用等信息的问题。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创新服务,将平台整合共享向纵深推进。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