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江苏:“建好、用好、管好”交易平台

发布日期: 2020-09-17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李金红

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占军

  展望未来,江苏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认真落实“应进必进”要求,提升进场交易服务保障能力。依据《江苏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协助做好新一轮公共资源交易整合,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融合发展、资源共享,努力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

  二是进一步加强现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国一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场所。进一步完善出台相关管理制度,精简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起草全省统一的《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服务细则》,制定《远程异地评标服务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并在省级和相关地市试点贯标,严格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工作。

  三是全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打造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以全流程电子化为抓手,探索5G、区块链技术应用,推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智能化。继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建设,全省推广“不见面”交易,努力减少人为因素对交易的干预,切实提高市场主体交易电子化、便捷化的获得感。建设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云平台,共享政务服务法人库、证照库等信息资源,整合中心已有信息化系统,逐步实现全省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动态更新和协同共享,避免市场主体重复提供。围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大数据分析和成果利用,充分发挥智慧监管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李金红】“建好、用好、管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交易中心的本职工作所在。”这是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占军最常对工作人员说的一句话。

  五年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之中以建立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为目标,着力“建好、用好、管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建好:全省一张网,不见面交易

  按照全流程电子化要求,以“全省一张网”“一市一平台”“一行业一系统”为原则,江苏省交易中心坚持“众筹”理念,立足优化服务,实现全省各类平台系统协同运行、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全省实现“不见面”交易。江苏省交易中心在南通成功试点“不见面”开标的基础上,建设标准版“不见面”开标系统,在全省免费共享使用,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远程递交电子投标文件、在线参加开标全过程,实现交易“不见面”。“不见面”交易打通了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最后一公里”,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针对少数确需线下纸质标交易的项目,江苏省创新打造开标直播功能,对开标现场进行全程网络直播,有力保障疫情期间线下交易“不见面”,避免人员聚集。

  建成药品(耗材)阳光采购平台。以省市共建、全省共享为原则,江苏省交易中心打造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结算、监管、再监督“七位一体”,全省统一的药品(耗材)阳光采购平台,实现全省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平台阳光采购、公开交易。

  用好:整合资源,全省统一,区域合作

  江苏省交易中心不断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切实为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减负增效。

  数字证书全省兼容互认。为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息互认共享,避免各类主体重复登记、备案和验证,中心积极探索开展数字证书兼容互认工作,实现全省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等14个电子服务系统、79个电子交易系统的多CA和签章兼容互认,切实为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速、减负。

  全省使用统一的综合专家库。以“统一标准、综合管理、联建共享”为原则,江苏省有效整合全省各地区、各行业、各类别专家资源,建成全省唯一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评标(评审)专家库,并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用。目前库内专家约3.6万人,专业范围涵盖建筑、交通、水利、机电设备、医药等各个领域。该专家库实现了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专家的整合共享,打破了以往各行业评标专家库“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专家资源以及专家信用信息全省范围内互联共享。

  实现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在全程电子化建设基础上,江苏省交易中心以“智能化”为突破口,完成跨层级、跨行业、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建设,印发《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操作规程(试行)》,在全省部署推广应用。依托全省统一评标(评审)专家库,全省专家统一随机抽取、异地评标,实现“评委异地化、评标远程化、监管智能化”。在此基础上,中心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化合作,成功与安徽省对接开展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扩大了专家资源统筹共享的范围。针对疫情期间湖北地区交易场所无法正常运行、专家无法正常参与评标等困难,中心主动共享场地和专家资源,全力支持湖北开展63个跨省援助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有效保障湖北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有序开展。

  管好:应进必进,规范运行,智慧监管

  落实“应进必进”要求,顺利完成线下平台整合。按照“管办分离”要求,江苏省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4类交易项目纳入统一平台的整合任务,并提前将公立医院药品(耗材)、疫苗采购纳入统一平台进行交易,实现了公共资源由分散交易向集中交易转变,以往的不同类别公共资源交易自成体系、相互封闭的格局发生了转变。平台整合进一步理顺了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相互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体制不顺、职责不清问题。

  建立健全统一的制度规则体系,着力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江苏省交易中心积极开展交易现场服务与管理标准化建设,认真梳理各类公共资源交易的服务内容和流程,细化办事指南,围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范围、场所功能区划分、场所等级分类、信息发布、标识标志、场所安全及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形成《公共资源交易场所管理和现场配置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印发全省。

  积极构建“e路阳光”综合监管平台,为智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江苏省交易中心开发建设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e路阳光”信息平台,横向与省各行业监管系统互联,纵向与13个设区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互通,形成数据对接工作机制,平台已汇聚全省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审批、招标投标、建设管理到资金拨付、项目审计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355万条。“e路阳光”综合监管平台汇聚形成全生命周期监管数据链条,有效解决工程建设项目“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等监管问题,并针对围标串标、专家不专等问题开展大数据分析,为监管部门加强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