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市交易中心资源重组与系统融合显实效

发布日期: 2018-03-08     来源: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

  2017年9月7日,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创建满意处室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暨交办会在市民之家召开,市直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各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及有关企业等主要负责人将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2016年以来,武汉市在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方面,按照公共资源交易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原则,以建立全市线上线下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大力推动交易平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平台服务能力和市场满意度大幅提升。武汉的交易平台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整合资源 横向重组纵向集成

  自2012年10月武汉市民之家正式启动以来,武汉市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分散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医用物资采购、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专利技术交易、前期物业招投标、船舶货运交易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9类平台,形成“4+N”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大平台,实行项目登记、信息发布、开评标场所管理、专家现场管理、现场人员管理、投标保证金管理以及电子监控管理“七统一”运行模式。

  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数据规范要求,以“武汉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网”为载体,武汉完成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软件基础构架顶层设计和系统硬件的需求分析,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搭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平台服务网络,实现省、市、区系统互联互通,交易、服务、监管信息公开共享。在此基础上,市公管办依托建设工程电子交易平台建成市级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交易系统,加快与政府采购、土地交易、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航运交易、知识产权、前期物业等现有市级交易平台及东风、武钢等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无缝对接,不断扩大电子标应用范围,全面提升电子交易系统的信息服务、专家抽取、在线交易、网络安全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建设工程招投标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90%的土地项目实现了全程网上竞买,市区平台远程异地评标进入常态化。

  平台还建设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见证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见证和评标监管全智能化管理,减少评标现场人为因素的干扰,打造“数字见证”新模式,提升市场廉洁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水平。

  服务方面,通过整合现有门户网站、交易系统、短信推送系统等,公管办建立了日常办公交互式平台。目前,武汉市无线交易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移动客户端)相继上线运行,实现主流传播途径的全覆盖,大大便利了市场主体获取交易信息。

  制度创新 强化交易联动监管

  近年来,武汉市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在厘清综合监管与行政监督职责边界,提高综合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方面成效显著,《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更是将监管体制创新落到法规层面。

  《办法》是副省级同类城市中第一个以政府规章形式出台的地方法规,它使得武汉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督管理模式于法有据。在制度设计上,武汉市在《湖北省公共资源招标投标监督管理条例》的综合监管实施范围的基础上扩大了外延,涵盖了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有进场项目类别,确立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综合监管与部门监管相结合,行政监督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相分离”的监督管理体制。

  以《办法》为准绳,可有效发挥综合监管牵头作用。《办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综合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市公管办积极探索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新模式。公管办还积极推行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市公管办还牵头筹备公共资源交易协会的成立,并于8月16日召开推进会,着力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新机制。

  推进联动执法,形成监管合力是落实监管职能的有效方式。市公管办牵头建立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围标和串标、转包和分包、肢解项目、借用资质、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项目审批、专家管理、投诉处理、诚信建设、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联动监管合力不断强化,为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创造了条件。

  投诉受理方面,着力加强综合监管机构和行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今年以来,市公管办协调相关行业部门处理投诉举报案件9件,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大监管”格局初步形成。

  远程评标 开放兼容公平有序

  远程异地评标是衡量各地电子化交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落实“放管服”的重要举措。武汉扎实推进全流程电子交易,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方面,一方面明确了凡实行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和监理招标均应使用电子招投标,但经有关部门批准暂不采用电子招投标的建设工程项目除外。另一方面,实现了招标方案审核、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下载、答疑、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保证金关联、标室预订等招投标全过程电子化网上流转。

  远程异地评标系统采取开放式网上注册形式,使潜在投标人可直接在网上完成账号注册并录入交易人基本信息,无须现场办理,同时将所有与招标投标的相关信息都在平台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便利监管,系统与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督系统实行无缝对接,所有项目招标投标所需的备案、审查等均实现在线办理和交易全过程在线行政监督。系统还接入了武汉市农村商业银行运营系统,投标人无须到银行柜台进行现场办理,实现统一的网上投标保证金收退管理。目前,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6个区分中心的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已实现常态化。2017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电子标项目453项,交易金额172.05亿。

  为进一步遏制排斥潜在投标人、围标串标等现象,武汉制定完善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通过改革资格审查办法、完善评标定标办法、减少自由裁量权等遏制违规行为。改革资格审查办法主要是将资格后审列入资格审查方式,适当放宽资格预审标准,从制度上加大了围标串标的成本与难度。完善评标定标办法重点是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的基础上,实行“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相结合的评标定标办法,强调不限制投标人数量、不预设标底、科学计算评审有效评标价,从技术操作规则上有效遏制串标等问题。减少自由裁量权则要求明确工程项目招标条件,合理要求投标人资质等级和类别。同时,严格执行公开招标项目招标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对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条款采用书面告知的形式,并要求整改。

  针对不同类别工程项目特点,武汉建立了健全差异化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先后制定印发《专业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建设工程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标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修改和完善了监理评标办法,进一步加大了招投标管理力度,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诚信建设 联合惩戒方便应用

  开放的市场诚信是前提,共享的平台诚信是根本。武汉始终坚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治本之策,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竞争开放的市场环境。

  通过广泛采集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交易主体信用信息基础数据,武汉建立交易主体信用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诚信信用档案,实现与相关行政监督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共用。通过收集行政监督部门关于交易主体违法违规不良信息,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不良行为清单和惩戒措施清单,武汉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黑名单”制度和不良行为曝光机制,设立“曝光台”,及时披露交易违法违规记录。

  推动信用信息的结果应用方面,武汉建立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将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的不良行为信息进行公示并量化扣分。交易机构还设立信用信息查询窗口,在现有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不良行为信息的基础上,整合了全省违法违规行为信息,方便各方市场主体查询信用信息和信用结果应用,推动将其信用信息作为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合同签订和履行的重要依据。

  为强化信用管理,武汉推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组织投标人、招标代理、招标人和评标专家四大类交易相关方签署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承诺书,与各行政监督部门签订诚信体系建设责任书,确保把信用体系建设落到各类主体,各个环节。

  创建满意处室 助力城市升级

  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使命在于创造一流的交易环境,推动交易公开公平,预防交易服务,让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和监管对象满意。

  在公管办组织开展的创建满意处室活动“俯下身子大走访”、开门纳谏和自查自纠活动中,共收集、整理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突出问题24个,公管办要求各责任单位和处室对号入座,整改到位。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处长周永德做出表态,要求正视问题,接受监督,精心组织,切实整改,统筹兼顾,全力配合;要求牢牢抓住突出问题整改这个“牛鼻子”,不护短,不遮掩,逐一整改,确保问题整改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副书记周琳丽则表示,将继续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提升服务质量,诚恳接受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诿。

  武汉市公管办党组书记、主任张贵达要求全办高度重视,力行力改,以整改成效来检验工作,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三个满意”创建活动,针对各类市场主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整改,取得实效,让市场主体满意;开展重点领域联动执法,让行政监督部门满意;建立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执法合力;开展社会满意度测评活动,让交易服务机构满意。

  坚持依法行政,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统一交易流程、交易规则、现场管理等规章,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运行。

  统筹做好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制、职能、人员、资产等划转工作,确保改革和整合工作平稳过渡;召开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会,举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仪式,确保平台整合有序进行;推进电子平台建设,加快实现“一网三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省、市、区电子交易网络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实时报送。

  切实转变作风,打造勇于担当队伍。加强纪律作风教育,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大力开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治,惩治不作为,打击乱作为,杜绝不作为现象的发生。

  积极推进问题解决,完善长效创建机制。进一步厘清综合监管与行政监督职责边界,大力提高综合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应进必进、分级管理”的要求,开展目录运行情况检查。大力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参与人基础数据库,推行不良行为记录报送制度,完善公共资源交易“黑名单”制度和不良行为曝光机制、惩戒机制。

  重组资源,融合系统,搭建制度,理顺机制,优化服务,提升监管,公管办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汉平台整合之道。武汉将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平台建设完善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以大数据和桌面云为支撑,制定电子化招投标数据接口标准,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网和业务处理系统,继续完善推广网上全流程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产权交易电子竞价等“互联网+”的交易功能,启用云计算技术,以招投标历史行为数据及项目信息、企业信息、人员信息等大数据,实现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核验与智能分析、全流程动态监控。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将于年底正式挂牌成立,开启武汉平台整合提速、交易服务提质、交易监管提升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