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4-19 来源: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今年以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实现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的4000亿元公共资源交易进场交易总额目标,迅速安排部署,积极推动落实,在市区两级掀起了对标找差、保障项目“应进必进”的工作热潮。
层层分解压实责任。在中心拟定的2018年度32项工作目标中,第一项就是落实《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全年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总额3500亿元,同时明确工程项目1500亿元、政府采购项目500亿元、货物产权项目1500亿元,各部室又按专业类别和季度对各自目标进行再分解。江北新区、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分中心也对各自的目标进行了分解。通过目标层层分解,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年目标有效落实。一季度,市、区两级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3606个,交易额692.1亿元。
主动走访排忧解难。中心结合“大走访”活动,主动上门为各方主体提供业务指导、政策解答等服务,为项目进场扫清障碍。4月10日,中心主任杨洋带队赴江北新区走访,为刚组建的江北新区分中心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3月23日,货物资源部赴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该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提供专项服务。江宁、溧水等分中心也积极走出去,到辖区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对接,协调项目进场交易事项。
精心培训提升能力。交易中心结合工作需要,组织开展多场软件系统和交易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相关各方参与交易的能力水平。今年以来,政府采购网上交易系统和“e路阳光”系统先后完成改造升级,为帮助市场主体和工作人员了解掌握系统功能和操作流程方法,中心组织开展了多场系统培训,总计近1000人次参加。业务受理部组织开展了分中心综合受理业务培训,以提升分中心综合受理服务水平,促进市区“一体化”建设。
精细服务体贴入微。交易中心在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上不断努力,从细节入手、小处着眼,为交易市场主体提供精准精细服务。今年中心对远程不见面开标大厅进行了提档升级,实现同一招标人、投标人可同时参加多个标段的开标活动,开标过程实时向社会公众开放。货物资源部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3150”资格预审新模式,即只需一次解密、一次导入和一次签章,即可实现交易零见面、零成本、零跑动、零纸张、零门槛,进一步扩大“不见面”交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