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4-28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实现政府采购和专项工程项目全面进场交易,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438个,涉及预算金额21.8亿元,中标成交金额16.94亿元,节约资金1.76亿元,为41个社会代理机构和109家采购单位提供交易场地服务。”3月23日,在海淀区政务服务办和财政局共同筹办的全区政府采购暨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培训会上,相关负责人通报了这一可喜数据。
随着政府采购和专项工程项目的全面进场,平台运行中暴露出了采购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采购行为不规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务办与财政局周密谋划,统筹多方力量,联合组织了这次培训会,多部门联动助推业务提升,充分体现了区委关于“大尺度谋划、大范围统筹、大团队协同、大力度服务”的要求。
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平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一天的有限时间精心安排了法规解读、政策规范、案例分析、投诉处理、监督管理等六大板块内容,财政局刘小秋副局长和政务办于秀明副主任分别就提高全区政府采购工作水平和平台规范透明运行提出要求。区属委办局、街镇共计120家采购单位,约400余财务人员和科室采购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很多参加培训的同志表示,“这次培训办的很及时,随87号令、94号令等相关法律的出台和项目全面进场,我们切实感到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性越来越强,通过培训,我们学习了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感到受益匪浅。”此次培训聚焦政府采购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及工作流程,结合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新形势新要求,紧扣采购人主体法律责任、政府采购投诉处理等当前政府采购实务操作中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进一步强化了采购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明确了各方交易主体的行为规范,对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质量,打造公平有序、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发挥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