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9-07-16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日前,从合肥市公管局获悉,今年以来,合肥加快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深化电子交易系统开发,目前已初步实现对投标人资质条件等客观分值的“智慧评审”。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百余次试验验证,系统对投标人资格评审的准确率已超65%,大幅度降低了评标时间。
近年来,合肥市着力创新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持续打造“互联网+”交易平台,着力提升平台电子化服务水平。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通过建立业内电子招投标数据标准,社会代理机构(第三方)交易系统与交易中心电子交易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社会进场项目交易数据的互通共享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去年安徽省招标集团“优质采”交易系统成功接入,今年上半年交易服务系统继续开放对接5家第三方电子交易系统,实现35个交易业务环节的数据交换功能。
目前,交易主体(招标人、投标人、代理人)信息库录入“三证一码”、开户许可证等各类电子证书十多万件,记录企业业绩、项目经理业绩、信用状况等各类信息近百万条。同时,联合阜阳等5市共建市场主体库,注册投标人85863家,招标人9981家,代理机构746家。跨区域CA共享互认可让投标人足不出户完成所有交易环节。
此外,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逐渐探索智能辅助评标,开展智慧交易辅助评标功能多轮次测试,通过电子化、智能化手段评判投标文件,避免评审过程中错判、误判和评委倾向性打分等现象,杜绝或减少评委主观因素。据介绍,智能辅助评标可应用于政府采购货物类有效最低价评审、综合评分法的资格性和符合性评审、询价项目辅助评审,初步实现对投标人资质条件等客观分值的“智慧评审”。据了解,合肥市已建成涵盖招标人、投标人和代理人三大类交易主体的信息库,拥有各类交易主体近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