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1-23 来源: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如今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土地“招拍挂”、城市建设寻找能工巧匠、政府采购寻找好卖家,这些项目“托关系”没用,只能市场说了算。“在和县投标,程序规范、监管很严,就算没中标,也是心服口服的。”来自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的项目代表陈胜华说。
在和县公共交易中心大门前,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开标项目信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有哪些企业来竞争。”一位竞标企业负责人说,“以前的招投标,一开预备会,谁来投标,就很清楚。现在环境严格多了。”
一封标书,只有到开标大厅,将专用的CA数字证书插入解码器,才能在最终环节显示。“电子唱标可以大幅减少开标时间和差错率。投标文件直接导入评标系统,省去人工运送环节,杜绝人为因素导致标书内容泄露等现象发生。”孙如山说。
在评标区,设立专家专用通道,并专门设立数码储物柜,凡进入评标室的评审专家都要将通讯设备统一管控,评审过程无法与外界联系。在评标区入口、中心机房配置了门禁系统,只有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才可进入,减少外界干扰。在交易大厅、开标室、评标室、洽谈室,全部配备了视频语音监控系统,整个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尽收眼底”,确保阳光下交易。
“去年有个项目,吸引了226家企业前来竞标,我们最大的开标室都坐不下。去年7月份和县历阳镇桃茅路的一个太阳能路灯项目,有97家投标企业参与竞标。一个不到200万元的项目,最终成交金额比预算金额节省36.2万元。” 孙如山介绍道。
“实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不仅能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更便捷的平台服务,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电子化交易流程的高度保密性,在交易前有效切断了各方联系,确保了交易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局长安景然如是说。
公平阳光的交易环境,让外地企业闻风而来。数据显示,2017年,省外投标企业在该县政府采购类项目中占比25%,建设工程类项目中占比11%,土地出让类项目中占比47%,较往年均有攀升,其中不乏明发集团、碧桂园、华夏幸福等大型企业。
公共资源统一交易,使得政府购买社会资源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2017年,该县增收节支金额6.8亿元,增收节支率22.92%,比2016年同比增长3.96%。
“去年7月,和县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PPP项目,成交金额1.7亿元,节支率达到20.89%。”和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副局长杜群介绍道,“通过在国家指定媒体发布公告,并严格按照PPP项目操作程序进行了资格预审和招标。当时省内外7家大型知名企业参与投标,竞争较为激烈,最后由中车和省内一家企业联合中标。PPP项目的运作,可以有效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解决政府目前想做而管理能力和资金不足的问题。”
目前,该县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行政监察”的模式,加速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活力得到更多释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