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交易的目标,应该是规范、公平、效率、廉洁,其中,规范是手段目标,公平、效率是核心目标,廉洁是防范目标。规范并不等于公平,更不等于效率,也不能完全保证廉洁。如果错把手段当目标,认为不管项目大小,只要公开招标,便能推脱免责,使一个各方本应科学负责的制度,衍变成推脱责任、都不负责的结果。因此,公共资源人不能墨守法条,应把握法律要义,在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公平、效率核心目标上下功夫。
突出主体地位,科学实施监管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是一个体系,由交易主体、服务平台、监督机构三个板块构成。交易主体,特别是招标人及其委托的招标代理,从标前项目规范立项、深入规划设计、精准编制清单、科学编制要约,到标中组织开、评标活动,再到标后严格履约管理等,主导了交易过程活动,承担了全面实现交易标的的责任,应依法给予他们招标要约的选择权、合理评标的参与权、确定中标的决策权,从而才能让他们担负起标后履约管理的责任。
交易中心是公共资源规范、顺畅交易的基础平台,承担了为市场主体服务和为部门监管服务的双重责任。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规范总则V1.0》的要求,扎实在公告发布、场所提供、环境保障、服务咨询、交易见证、资料归档及服务与交易信息平台建设上做出努力,奋力实现服务标准化、运行规范化,交易电子化目标。
科学的监管,是维护市场秩序,实现市场公平、效率的保证。应通过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和省、市制度完善,建立以公管局牵头集中监管为主导,以招标采购人履职履约管理为基础,以行业监管执法为依托,以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手段,以市场主体系统信用为保证,以“互联网+招标采购”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公安、司法保障为后盾的全方位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围标、串标、挂靠、违法分包等不法行为。
招标如招亲,应门当户对
随着各地方、各行业市场主体资质资格过度许可,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投标人会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围标、串标、挂靠或压低价格、恶意竞争,获取中标,市场乱象纷呈,竞争失序。公共资源交易,特别是建设工程招标,不是现货交易,其交易标的价格、品质,需要通过标后建设周期内严格的施工、服务过程履约来实现。因此,应对无序竞争,科学的招标方式和标后有效履约是招标的基础。
“招标如招亲,应门当户对”,公开招标对招标人而言,往往如赌博,能否招到好的队伍,全靠碰运气;对投标人而言,则可能拼命围标、奋力压价,不计后果、猎取中标。招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公开招标为原则,还规定了非公开招标的邀请招标和不需要招标的例外情形,采购法还规定了非公开招标的其他5种招标采购方式。宏观地说,国家及省规定的公开招标限额,特别是3000万元、500万元以上的第四款兜底公开招标规定,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迫切需要调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确定的“缩小并严格界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放宽有关规模标准,防止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标‘一刀切’”的意见,在未调整之前,各地成功实践建立的限额以下本地企业库和预选承包商名录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应尽可能依法支持招标人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
信用共享共用,建立联合惩戒
公共资源人要有“一盘棋、同步走”的认识,迅速统一行动,建立全国立体聚合和一体动态共享的信用体系,否则,极容易使未建立信用体系的地方受益,信用地方保护;公共资源交易应强化市场主体和各类项目交易、建设全过程信息公开。另一方面信用系统采集端口既要对各行业、公管等监管部门开放,更应延伸到各项目建设单位(招标人),使各类动态监管信息、标后履约信息及时采集推送,保证信用的全面真实,努力使海量未知的市场主体信息,标前尽可能变成已知。
现在全国各个行业都建有信用系统,但都各自为政,省发改、住建、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的信用系统应链接整合起来,同时,进一步与银行的征信系统、法院的“老赖”惩戒系统、税务征信系统链接起来。信用信息越全面、越开放、越共享,也就越管用。建设信用系统的目的是要发挥作用,是管控市场的最有力抓手。通过评标信用评价计分和建立红榜激励、黑榜惩戒机制,让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处处受阻,企业难以甚至不能参加投标,不能在银行贷款,如此,市场就相应得到净化,乱象也得以治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在优化资质资格管理、完善招标投标制度、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加强承包履约管理等方面,对促进建筑业发展,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有着很强的政策导向。
招标项目完成得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施工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班子水平。基于此,可以探索在开标前把项目负责人出具人民银行信用报告作为投标资格条件,信用报告需要本人亲自到银行开具,承担一定的执业风险;标后10%的履约保证金(银行保函)由企业和项目负责人按一定比例分担,项目负责人可承担2%~3%,将投标企业和项目负责人履约失信违约信息,推送至人民银行企业及个人征信记录中,增加企业及个人参与围标、挂靠的风险。
贯彻把握 “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之要义,公共资源人既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把权力管好用好,还要把制度设计好,使其更科学、更合理。不科学、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影响制度的目标效应,并可能成为懒政怠责的借口。要奋力改革、勇于探索、创新实践、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
来源:《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