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完善顶层设计 强化交易廉政风险点管控

发布日期: 2017-09-08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刘卫东 南昌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当前,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的四大类必须进场的交易项目在行政审批、行业监管、交易操作以及市场主体各方等环节,存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廉政风险问题,成为腐败案件高发的重点领域。破解行业廉政风险问题,必须从制度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度,从深化体制改革上推动监管创新,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权力“一家独大”和“体内循环”导致的廉政风险问题。

  创新监管体制,以综合监管强化交易监督。可采取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综合监管部门依据地方立法主要负责宏观层面监督,同时监督行业部门的执法行为,并牵头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开展部门联合执法,统筹建立统一的专家库管理制度、市场中介管理制度、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等;各行业监管部门履行法律法规既定的监督管理职能。

  引入社会监督,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应组建社会监督人员库,聘请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作为社会监督员,全程参与政府投资重大重点项目招投标全过程监督,进一步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管控政府部门在管理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

  健全信用体系,以大数据手段加强监管。以“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加快推进电子化进程,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透明度,形成市场主体信息、交易信息、履约信息、监督信息,依托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纳入国家和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从项目立项到工程验收的全程在线监督,利用大数据快速比对功能,提前发现违法违规苗头,快速预警,从源头上解决限制潜在投标人、围标串标、低中高结等问题,并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对交易主体的权力约束。各行业行政监督部门、招标采购人、交易中心将交易过程的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范围,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纪检监察部门将政府部门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过程情况纳入巡视范围,纳入年度班子廉政建设考核体系。

  南昌市在市公管办的牵头下,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交易廉政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高位推动,从管理体制上解决了“管办不分”的问题;通过推行招投标资格后审,在招标环节筑起了预防暗箱操作的“防火墙”;通过推行专家随机抽取和独立评标,破解了评标过程中“下意识串通”的难题;通过推行投标保证金统一代收代退,有效解决了泄密和退保过程中“索拿卡要”问题;通过推行电子竞价和网上交易系统,有效提升了“规范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