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2-02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
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周杰
围标串标行为由于发现难、核实难、查处难,成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一大顽障痼疾。解决好围标串标问题非一朝一夕之功,须多方联动,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方能收到良好成效。
按照“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要求,交易中心应大力推行“科技+制度”管理运行模式,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努力实现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行政部门监测预警、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系统的横向联通,为交易主体提供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规定,强化行业监管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管职责,加强对中介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管理,严防出现量身定做、弄虚作假等排他性、限制性条款,防范围标串标行为发生。
在落实“放、管、服”的同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根据实践经验,不断修订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各类招标采购文件范本和业务流程,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充分竞争,不给围标串标者提供可乘之机。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要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尽快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完善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和“黑名单”制度,对违法和严重失信企业实行市场禁入制度,形成“一地违法,处处受限”监管机制,切实加大围标串标和违规违法成本。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共资源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