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2-23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安徽日报
近日,在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陈运富经过多轮竞价,以每年124万元的承包价格,取得了南谯区乌衣镇近2000亩的蒿子圩水面的经营权。虽然比之前每年85万多元的承包费多出很多,但陈运富却是打心底高兴:“改革公平、公正,我们支持。今后我要用心经营,搞养殖,发展农家乐旅游,增加效益。 ”早些年,这个水面每年只有18万元的承包费,还收不上来。
产权交易改革盘活了村里闲置的资产,集体收入也增加了。
长期以来,南谯区部分农村存在集体资产产权不清、闲置浪费,一些有效资产不能盘活,甚至少数地方干部出现优亲厚友、挤占挪用集体资产等现象。南谯区结合新一轮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集体闲置资源流转增值。
该区全面核查80个村的资产、资源,登记造册,摸清家底。首先把大柳镇最偏远的350亩九板桥水库水面养殖经营权,作为首例流转交易项目公开招租,引导基层干部示范给群众看。交易当天请了20多位村民代表观摩并监督,12名竞租人经过数十轮竞价,以最高价10.65万元/年成交,与招租人确定的保底价相比,增值率136.6%,与原承租金额4000元相比,增值25倍之多。
据南谯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区里成立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管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各镇(社管中心)依托农、林、水等二级机构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负责前期的审查、申报及流转交易后的履约。在具体操作上,对年预算经营收入、使用权收入、出租收入达2万元以上及年租金评估价达2万元以上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等列为交易范围,在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现场电子竞价,全程阳光操作。乌衣镇将位于红山村的一块占地102亩闲置多年的停车场对外招租,最终以最高价29.1万元/年成交,与最初确定的保底价10万元/年相比,增值近3倍。
目前,南谯区已成功对10个闲置林地、水面,以及厂房设备项目进行产权交易,增值约3000万元。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