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农村产权

江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力促农民增收

发布日期: 2016-03-17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江西日报

  让“沉睡的资本”动起来

  ——我省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展望

  农民财产净收入中的一项大宗收入就是土地财产收入。

  去年,我省农民财产净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0.4%,在农民4项收入中增长最快。但客观分析,因集体产权归属不清、权能不明、管理不当,农民财产净收入增长还不快。

  如何通过增加农民财产净收入,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在3月9日召开的全省农村经营管理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会议上,与会者形成了共识:我省农村有很多集体资源、资产,这些沉睡的资产是提高农民财产净收入的潜力所在。各地须通过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探索,发挥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支撑作用,使农村大量“沉睡的资本”活起来、转起来,实现农村产权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让农民实实在在分享改革红利。

  资源性资产——让农地确权落地,放活土地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根本目的,是让农地确权落地,农民的物权有保护,盘活资源性资产。

  “土地确权之后,相当于把土地承包权变成了农民的存折,装到口袋里,变成‘活资产’。想进城的农民,可以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进行合理开发,获得租金收入,也可以以土地入股,获得股权收入。想种地的农民,可以用土地抵押贷款,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作了这样的清晰表述。

  去年,我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实现了“基本完成”的目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与会者认为,下一步,各地要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挥土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作用。

  农地确权落地,农民的物权有了保护后,要用好确权成果、用活土地资源,才能增加农民的土地财产收入。与会者建议,要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景德镇农业局局长俞永红表示,今年将在经营形式上,既鼓励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推进土地流转,积聚土地资源;又推广土地入股和财政性支持资金折股到户,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托管等,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扩大农民增收空间。

  经营性资产——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让农村集体资产活起来

  对于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在试点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逐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将其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作为成员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会上,余江县介绍了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的做法和成效。去年,该县通过确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与量化、清人分类、成员资格界定、股份设置、股权配置、合作社建设,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动力股份合作社。目前,该县的三个试点村成立了一个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和17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开始活起来。

  省农业厅农经处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在总结余江县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目前,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循着试点先行、由点及面、分类实施、分步展开的清晰思路,开始联动,各抓一个试点村组,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省农业厅负责人指出,推进这一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加快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上,才能形成有效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激活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非经营性资产——建立有效运行管护机制,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

  对于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效运行管护机制,确保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今年,我省将重点抓好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从会上了解到,去年,南昌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以来,已累计完成农村各类大宗产权交易182宗,成交金额5.4亿元。同时,南昌市还建立了1个市级、5个县(区)级、64个乡(镇)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基本实现了服务范围全覆盖。

  南昌市的做法和成效,使得与会者的改革共识在凝聚:在当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短板效应越来越凸显,“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这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转化有效的平台,才能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今年,我省在发挥南昌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龙头示范作用的同时,将加快推进九江市、鹰潭市、抚州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鼓励其他设区市以县(市、区)为基础,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农村产权进场交易率。

  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构建以解决“谁来种地”和“地怎样种”为“主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激发和培育农业内生动力,增加农民财产净收入,进而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任重而道远。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