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3-23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在3月2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成都市统筹城乡2025规划》(下文简称《规划》)。会议提出到2025年,率先将成都建成城乡一体、和谐相融的幸福城市,同时,该《规划》亦对成都未来10年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在3月2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成都市统筹城乡2025规划》(下文简称《规划》)。会议提出到2025年,率先将成都建成城乡一体、和谐相融的幸福城市,同时,该《规划》亦对成都未来10年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
目前,成都已基本完成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初步探索出土地、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流动的实现路径,全国首创成立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2015年,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额累计123亿元;成都农交所各类农村产权累计交易额达499亿元,交易总量居全国同类交易所第一。
在未来的改革任务中,《规划》的“改革创新”方面,重点是盘活“三个资源”,一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机制,建立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改革和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二是盘活农村金融资源,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产权抵押担保,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方式,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三是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升人口服务管理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人力资源更加充分就业。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机制”,主要分为三个探索方面:
第一是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价格市场发现机制。
具体内容是依托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郫县分所,加强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同步完善流转管理办法和交易规则,积极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融资试点。
第二是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
探索采取自主开发、公开转让、参股合作等方式,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规范发展农产品(13.00,0.08,0.62%)加工、市场物流、乡村旅游、农业总部等产业项目的路径办法,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第三是探索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地利共享的基本原则,修订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开发相关配套税费收取办法,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责。
第四是稳妥有序推进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
探索采取“货币化非集中安置+整理形成建设用地或指标”等方式,积极探索农民自愿有偿腾退宅基地进城购房落户试点,促进有意愿、有能力进城购房落户的农民有序向城镇转移,同步配套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