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3-28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巴中新闻网
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和四川省的统一部署,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确权登记颁证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五强化五确保”的工作举措,实现全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整体推进。为深入了解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以下简称确权登记)开展情况,国家统计局巴中调查队对巴州区、恩阳区相关部门、部分村社干部及40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工作开展情况:全市5县(区)确权登记工作均通过专家组验收
2012年,巴中市所辖5县(区)均被确定为省级确权登记试点县。2015年9月,全市5县(区)确权登记工作均通过专家组验收,是继遂宁市、广元市之后的全省第三个整体通过验收的市(州)。全市确权耕地面积436.28万亩,比二轮承包耕地面积增加175.24万亩,增长76.52%。目前,全市已完成5个县(区)、198个乡(镇)、2431个村、14617个社、79.16万户农户的确权登记工作,覆盖面达100%。各县区正加紧制作权属证,力争2016年完成60%以上的颁证工作。
主要做法:强化领导和基层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建立了“市县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参与、联席会议协调、属地政府负责、当地村社主导”的组织保障和工作责任体系。市、县、乡均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巴中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有人主抓、有人分管、有人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将确权登记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环环开展专项督查。
强化基层基础,确保工作质量。深入宣传发动,消除群众顾虑。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标语、宣传单等载体,广泛宣传确权登记工作的目的、意义、做法,印发资料汇编和《告承包农户书》等宣传资料150多万份;对全家外出务工农民,采取信函、电话联系的方式宣传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切实消除群众顾虑,赢得广泛支持。搞好业务培训,依法依规操作。全市培训各级业务骨干300多人,探索制定了“6段14步”工作法,确保确权登记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坚持政策原则,确保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政策原则,即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是确权登记的政策底线;不得借机打乱原承包关系重新调整、不得非法收回农民承包地、不得借机收取任何费用加重农民负担;对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确权、对历史遗留问题先化解再确权、对矛盾一时难以化解的暂缓确权,确保全市确权登记工作在法律、政策框架内推进。严格技术规程,全市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技术公司,采用精度高、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调查勘测方式,对全市耕地面积进行航测,杜绝用系数法套算确权登记面积或直接沿袭原承包合同面积的行为。通过验收后,全市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各环节查漏补缺、严把户主领证签字确认关,达到了面积、边界、地块准确无误。
强化活权利用,确保农民增收。坚持全面推进、急用先确、边确权边利用成果的基本思路,市、县(区)政府及时制定了激励土地流转、支持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金融部门出台了产权融资实施办法,对确权土地上的农作物实行颁证融资;恩阳区依托确权登记,统一建立了农村土地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农村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目前,全市农业特色产业所有权证、基地用益物权证颁证数量较上年增长50%以上;新增流转土地15万亩,增长30%以上,带动土地流转农户增收1000元以上;运用确权成果进行融资,融资额突破3亿元,进一步激活了农村静态资产,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强化检查指导,落实整改措施。开通咨询热线,及时搜集整理确权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印有关“承包起至年限、家庭成员户口变动、权属共有人处理”等21大类问题解答读本,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根据工作进度和重点环节,市、县(区)政府组织力量适时开展督查督办,及时发现确权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策上纠偏、业务上纠错,确保全市确权登记工作政策统一、界定明确。
强化后勤保障,确保经费投入。全市各县(区)把确权登记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工作计划实行动态安排。用好用活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为全市确权登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制证工作正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切实解决。
政策理解出现偏差。个别地方和工作人员片面理解国家“三个不得”的政策规定,照抄照搬二轮土地承包台账,草率填写土地摸底调查情况表,可能对今后农村稳定带来隐患。
土地纠纷难以化解。近年来,面对农村土地增值的新形势,由于家庭人口增加未能增加承包地、人口减少不愿退出多余土地,迁移到城镇安家落户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先将土地低价或无偿转让给其他农户耕种的也纷纷要求收回等情况,导致农村土地纠纷不断且难以化解。
整家外出农户签字难。部分整家外出务工的农户,由于回家较少、电话号码变更而失去联系,无法现场签字确认,也无法出具声明书、委托书,个别地方采取由村社干部代笔签字的变通办法,今后可能产生土地纠纷。
确权成果发挥不够。部分地方基层干部和农户认为只要按要求完成确权登记工作就万事大吉,对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银行融资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土地确权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对确权面积有新期望。针对“你希望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以确权面积还是以原承包面积作为计算基数”的问题,在调查的40户农户中,有38户占95%的农户表示应按确权面积计算,他们普遍认为:经确权并颁证的面积是法定面积,无论是国家农业补贴或征收占用,一旦颁证后都要按确权面积执行。同时,他们还希望国家继续执行现行亩平标准并逐年提高。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