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农村产权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 2016-04-11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湖北日报

  湖广熟,天下足。农耕文明在湖北已经绵延千年。

  近几年,湖北传统农业纷纷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欣欣向荣;另一边,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急需的大量资金恰恰又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去年7月31日,枝江市农民合作社联合会(社)挂牌成立,成为我省首个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

  截至目前,枝江市涉农贷款余额78.91亿元,比试点前增加9.25亿元,增长13.28%;试点工作合作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6.97亿元,同比增加7.92亿元,增长27.26%;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累计为26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合联会员)发放涉农贷款3.76亿元,贷款有效需求满足率达到80.19%。

  农业部经管总站领导调研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工作后,认为“如此综合性、全方位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题的,在全国范围内,枝江尚属首家。枝江的经验和做法可借鉴可复制”。

  最先进的办法解决最古老的问题:

  分析信息大数据 破解农村融资难

  “经查询,您的信用评级为5星,可以申请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枝江市农合联征信服务部工作人员李小梅熟练地轻点鼠标,对前来咨询贷款业务的宇隆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说。

  刚坐下两分钟,宇隆茶业的相关征信信息就出现在显示屏上,信用评级、信贷额度一目了然。

  这得益于枝江市农合联征信信息系统。该系统创新整合公安、税务、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形成了集信息采集、征信评估、大数据分析、征信查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过去,农业经营主体想要融资发展壮大,但手中的土地、设备等资源却不被金融机构认可;银行即便有心借贷,却囿于政策束缚,望而却步。

  想促发展,必先破障。去年7月31日,枝江市主动作为,整合资源成立市农合联。通过这一平台,农业经营主体手中的资源被政府“赋权”;有了政府做保障,银行放下顾虑,大力支持。通过大数据构建征信体系,农业经营主体和银行得以坐在一张桌子上“讨价还价”。“通过分析数据,可以掌握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枝江农合联理事长王建华说,系统信用评级结束了过去人为因素考核评级不客观、周期长、无事实依据的历史。

  截至目前,该市农合联征信信息系统已完成151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194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征信数据采集、录入和信用评级。“农合联把分散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合在一起,为银行放贷消除顾虑,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枝江市农商行董事长朱德富表示。

  目前,农商行、汉银村镇银行、人保财险等银保机构,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不断加入到这个金融大链接中来。

  最低的成本解决最昂贵的帮扶:

  放活农村资产权能 加速资源要素流动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枝江市着力创新信贷产品。设计“信用贷、担保贷、抵(质)押贷、保险贷、联保贷”等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扶贫,多渠道、多层次满足农合联会(社)员和农村贫困户信贷需求。截至目前,该市已发放涉农贷款268户共3.76亿元。

  同时,枝江市配套完善了农业保险。积极开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农业生产前置保险。目前已办理小额贷款保证保险2笔,保险贷款金额150万元。办理生猪、水产、家禽等非政策性农业生产保险17笔,保费40.63万元,保险金额1036.91万元。

  4月7日,在枝江市仙女镇双圆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在加紧给鸡蛋喷码、包装。不久,这些鸡蛋就将出现在香港、澳门市民的餐桌上。该合作社理事长李绪萍去年将销售额做到了1500万元,今年预计超过1800万元,其中出口创汇占到了80%以上。

  经营如此红火的合作社,曾经却也在银行贷不到款。

  “屯饲料、打疫苗……哪样不要钱?”李绪萍说,企业的房产设备被银行视为不规范资产,无法抵押贷款。李绪萍千辛万苦将自家住房抵押给银行才贷款49万元,利息7个点。钱不够,李绪萍又向亲戚朋友借款,许以8个点的利息。利滚利,李绪萍觉得越来越吃不消。

  去年10月,李绪萍将房产设备评估后,通过抵押贷款方式,一次性获得过桥资金200万元。这成了合作社成立以来最大一笔贷款。

  “贷款的利率是5.85个点,相对来说,利息最低。”李绪萍说,这样的支持,以前想都不敢想。

  “融资贵”也曾经长期困扰枝江市洞湾老苗木专业合作社。银行贷不到款,民间融资利息太高,合作社的经营曾举步维艰。

  “从来没想过,苗木本身和林权也能抵押贷款。”该合作社负责人吴发锐说,枝江农合联一次性放款8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平台发放的涉农贷款实行国家同档期基准利率,涉农担保费按担保公司政府控股比例予以减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性保险保费和涉农贷款利息由政府给予30-50%的补贴,这些举措均有效降低了涉农贷款成本。

  截至目前,枝江市政府累计发放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6.27万元;农合联会(社)员涉农贷款年均综合利率5.27%,比试点工作开展前下降3.73个百分点,累计节约贷款成本900余万元。另外,市政府还设立了2000万元农村合作金融专项“过桥”资金,缓解农合联会(社)员还款压力,有效降低涉农贷款“过桥”成本。

  同时,枝江市创新了风险控制机制。通过建立联合审贷制度,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严格落实风险分担比例,强化风险控制责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让闲置的农业资源“变现流动”:

  政府之手确权赋能 市场之手推进流通

  在枝江农合联的办事大厅内,工作人员易小平正在核对后台内企业、合作社的信息。目前,该市农合联的优质会员已经增加到96家,工作人员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破解融资难题,我们更重要的职能是对农业资源确权赋能,让其可以流通起来。”王建华介绍,以前银行不能作为抵押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农村住房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农村资源要素,如今都可以通过农合联这个平台进入流通市场。

  一方面,政府以金融创新倒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各类农村资源要素确权赋能,促进“资源变资产”,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用益物权。另一方面,推进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快速流动。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纷纷“上山下乡”,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

  据了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枝江市农合联已累计办理林权、水域滩涂经营权、农村土地及房屋、机械设备等抵押登记27笔。

  目前,枝江市农合联已成功搭建农合联、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产权评估交易“三大体系”和征信服务、技术推广、市场营销、金融创新、借贷担保、农业保险、产权交易“七大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用增进、金融链接、信贷担保、农业保险、资产管理等综合服务。

  “通过农村合作金融创新,给农村的资产确权赋能,放大综合效应。”枝江市委书记许志华表示,试点实行后,以前不能流通的农村资源要素开始合理流动,破除了制约瓶颈,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速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跳出金融做活市场:

  两手助推 提质增效

  去年10月中旬,湖北中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枝江市农合联贷款300万元。近日,该公司常务副总柯贵安到农合联汇报企业发展情况。

  “我们目前已经在广东试运行300多家直营店,网上交易平台中蔬云科技月底也将上线。”柯贵安说,公司还在枝江市百里洲镇盘下了500亩土地打造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完善供应链。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旁欣欣阳光专业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龚经为上前与柯贵安交换了名片:“我们合作社有500亩土地,可以配合你们搞萝卜种植。”

  这样的合作意向,让柯贵安喜出望外。

  “枝江市农合联就像一个大家庭,一个交流平台。”柯贵安说,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合作社的资源共享和无缝对接,通过寻找合作点,完善供应链,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在龚经为眼里,枝江市农合联既然是个平台,就应该“带动老百姓看清看不清的方向”。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与政府对话和沟通,更好地掌握农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动向,将其落实到现实的农业发展中。

  “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必须将金融创新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王建华说,枝江市特色种养面积超过60%,特色农业产值比重达82%。

  在此基础上,通过试点工作,枝江市农合联不断推动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了“农民连着合作社,合作社连着农合联,农合联连着政府与市场”的发展格局。

  “要有效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进一步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王建华说,借此分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目前,枝江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加工产值等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最基础的思路推进最扎实的试点:

  敢于担当 竞进作为

  今年,枝江市将按照“一个中心、两大机遇、三大体系、四项重点、二五目标”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

  围绕争当国家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市“一个中心”,牢牢把握农业部经管总站工作联系点和湖北省首个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县市“两大机遇”,进一步健全农合联组织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和农村产权评估交易体系“三大体系”,深入推进农合联组织体系建设、运行机制配套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管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四项重点”任务,力争实现农村合作金融平台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亿元、不良贷款年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的“二五目标”,全力推动农村合作金融纵深发展、长效运行。

  进一步夯实农合联组织体系。着力完善市农合联、8个镇(街道)农合联和9个特色产业农合联协同运行机制,发展村级农合联分会,不断深化农合联组织体系建设。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农合联组织体系网络全市80%的农户,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四驾马车”(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农合联)之一。

  进一步完善运行配套机制。争取省、宜昌市支持,加快建立专门的涉农融资担保机构,构建更加合理的银担合作机制。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提标,落实商业性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积极探索农合联内部资金互助机制,积极开发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模式。强化风险管控,加强涉农贷款的跟踪管理,做好金融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理。

  进一步强化规范管理和综合服务。包括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大力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推动合作社提档升级。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盈余分配机制和经营服务机制,加快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推进农合联综合服务职能建设,为会(社)员提供生产指导、技术推广、品牌培育、统购统销等综合服务。

  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主要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各类资产资源确权赋能。健全市镇村三级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管理机制,推动与省、宜昌市联网运行。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春风催人进,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枝江市将以此为契机,敢于担当,竞进作为,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作出应有贡献,奋力争当国家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市!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