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农村产权

高位推动 多方合作

发布日期: 2016-05-10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农业经营具有“双重风险”,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面对自然风险,导致涉农金融中经营主体承贷能力弱、信贷成本高等问题很难解决。像湖北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这样,进行粮食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投入的是大量现金,却不受商业银行青睐,贷款难、贷款贵的例子还比较常见。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要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机制,有力调动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积极性和主动性。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省委常务委员会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相关事项,切实把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改革的重点和大事来抓。

  从湖北宜昌枝江市试点来看,农村合作金融工作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高位推动。工作机制方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部门,引导组建县域农民合作社联合会。配套服务方面,整合了公安、税务、工商、法院等多部门信息资源,完善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农业专家库、供需信息库。风险补偿方面,多渠道筹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5000万元,加快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以政府的信用开展涉农担保。

  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工作需要财经办(农办)、金融办、财政、农业、人民银行、银监、保监等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和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研究制定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并积极实践。下一步,还需要加快完善农村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