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6-29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网
初夏时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杨湾桥湖畔的数百个三膜覆盖早熟马铃薯种植大棚内外,忙碌的农民们挥汗如雨。虽然刚进入夏季,但走进种植基地,你将会被他们收获马铃薯的喜悦气氛所感染。
在该县草海镇卯关村,一个个早熟马铃薯种植大棚内分外忙碌。农民们正在小心翼翼地将收获的马铃薯搬上车,准备外运销售,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丰收的喜悦。
原来,当地今年种植的10000亩三膜覆盖早熟马铃薯已经开始上市,喜获丰收。一种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马铃薯生产模式正在威宁悄然兴起,正逐步取代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
然而,生产模式的改变,不过是威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侧面。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有序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画卷正在威宁徐徐展开,农村新一轮发展正蓄势待发。
引导资源变股权 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近年来,威宁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出台了《威宁县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农村集体林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以该县迤那、东风、二塘、炉山、中水、牛棚等乡镇作试点,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精细化确权登记工作。
同时,威宁还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使用制度试点,推动农村土地要素流转,完成草海镇同心村、中海村6000余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改革,流转农村建设用地600亩用于城镇建设。
如今,威宁实现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全覆盖,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780宗、585亩,宅基地使用权证8万宗、2.16万亩。开展迤那、东风、二塘、草海、六桥、海边、五里岗、陕桥八个镇(街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体系。
在坚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逐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制参与到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经营主体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发展规模经营,让入股农户通过以承包地入股成为参与者,促进农户与经营主体之间形成“联产联业”、“联股联心”。
目前,威宁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家,注册总资金超过178559万元,农民合作社成员14.37万人,占农民成员总数的91%,辐射带动农民16.5万人。有各类龙头企业60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32家、县级20家),示范社27家(国家级3家、省级2家、市级示范社7家、县级15家)、示范单位一家(国家级),有效地拉动了威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县共有约8637户21676人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入股土地面积达21万亩,入股农户人均预计增收200元。
在对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清理核实、确定权属关系的基础上,经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荒山等资源评估入股,使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股权。
目前,威宁累计流转土地60余万亩,实现了资源变股权,同时吸纳社会资金5000万元参与“资源变股权”的实施,涉及农户11365户34054人,带动农村富余人员15.8万人,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摆脱贫困。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