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农村产权

碧江区:“三资”转化助力“三变”改革

发布日期: 2016-07-13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14年8月,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试点现场会在碧江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该区“三资转化”促“三变”的经验做法,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该做法进行多次宣传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委改革办、湖南省政协等众多省内外省、市、区(县)先后到该区考察学习。2012年以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339元增加到9410元,切实为碧江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迈向基本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活资源,资源变资产

  通过确权颁证,改变了农村资源因无“身份证”不能进入交易市场的现象,农村“死资源”变成可流通、可转让、可交易的活资源,成为农民的合法资产,为产权融资及流转提供法律依据。截至目前,该区共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33660本、林权证21796本、宅基地使用权证27158本、房屋产权证13665本;完成山塘小型水库产权制度改革摸底调查715处,桐木坪乡2015年12月完成试点工作,并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的验收,明晰了75处山塘水库产权权属,颁证164本(其中:所有权证75本、使用权证75本、水权14本);全区共流转土地7.5万亩、林地6.8万亩,发展精品水果、油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面积达22.5万亩,建成农业园区12个、农业龙头企业82家,解决农民就地就业10000余人次,农民入园打工领薪金超过1亿元。

  活资本,资金变股金

  为打破农民因资金短缺导致产业发展受阻的瓶颈,该区出台《产权抵押登记办法》《“四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农民运用手中的产权证进行融资贷款,得到了资本金,入股企社成为股金。该区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情况下,积极将扶贫项目资金、补贴、农民自有现金转化为股金,有效引导农民将其资金参与公司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利金收入。如该区和平乡兴发葡萄专业合作社,杨俊昌等4人利用自有资金和产权证抵押贷款资金入股合作社变股金,每人投入30万元,总投入120余万元发展精品葡萄产业。截至目前,该合作社规模达150余亩,预计葡萄年产量达50000斤,产值30余万元。该区漾头镇创新产权制度改革融资贷款机制,调动龙江新村40多户农民用在建房抵押融资680多万元,实现了整村异地搬迁。

  活身份,农民变股东

  农民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劳动力、现有资金、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作为资本,入股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或公司成为股东,享受分红利金。如该区滑石乡白水村罗家寨组农民150余户500余人以土地、技术、劳务工资、自有资金等入股专业合作社成为股东,众筹资金50万元,在全市创立了第一家农民自办生态农业公园,农民变成了真正的股东。今年3月营业以来,该园接待游客10000人,创收30万元,预计年底该园总收入可达150万元。截至目前,该区培育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0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354个,引导农民积极参股入股,注册资金9.13亿元,发展农民变股东人数12642人。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