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2-15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四川日报
在四川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中,直接涉及医疗的建议提案有32项。代表委员的呼声反映在政府重点工作中,“健康四川”建设写入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省将深入开展分级诊疗等三项医改试点,抓好重大疾病、地方病综合防治。
看病难”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医疗事业改革的呼声渐长。为此,政府高度重视,集纳民意,找对策、添措施,医疗改革配套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很多医院也是积极配合,让改革落实在行动上。
比如,多方改善医疗条件,扩大医务公开范围,简化医保补助流程,一切都为了减轻了人们的就医压力。不得不说,病人就医越来越方便、环境越来越好、消费“账目”也越来越清晰。尽管如此,药品采购清单不详、医药费用是否偏高等大众话题,仍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其实,医院药物采购倍受争议并不新鲜,主要原因恐怕还是“账单”透明度不高。也正是因为“账单”不透明,使得外界普遍认为,药物采购就是一块“肥肉”,其商业流通过程,有着千丝万缕、纵横交错的利益链条,导致药物价格水涨船高,到最后却是病人这一弱势群体来埋单,这对广大消费者极不公平。
然而,外界的这些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从那些被查处的医疗腐败案件中,或许能看出些端倪;另外,我们从先前众多药销商一夜暴发的传奇故事中,亦可洞破“玄机”。可见,即时启动医疗制度改革,实行“药品阳光采购”很有必要。
一方面,医院药物采购详细“账单”向社会公开之后,其进货渠道、进货流程都一目了然,所有“规定动作”均在完善的监督体系之下阳光运行,能最大程度降低腐败风险。另一方面,医院药物“采购清单”大胆对外公开,充分展示了医务自信,能有效遏制药品价格“不良”走势,群众得实惠不再是一个不老的“神话”。再一方面,医疗机构公布药物“明细账”,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秩序,还原“健康”的医药卫生市场,对于维护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也功不可没。
然而,人们的最大愿望却是,除开所有公立医院实现药物采购“明码实价”之外,还应让这一激励制度辐射到更多私营医院,最终实现全面开花。毕竟,医院的设立是和病人的需求量成正比,私营医院的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印证了病人对消费需求的存在。任何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改革红利全民分享,此次推行的医改新政同样也不例外。
因此,笔者认为:全面推广药品采购阳光新政,不应只让公立医院成为“一枝独秀”,还要在私营医院顺势“走红”,甚至还要让更多基层诊所也深受其益。只有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医改新政全覆盖,才会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消费公平,彻底打破看病难最后一公里。
总之,将药品采购信息公开“亮相”,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能够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充分激发市场运行的内在活力;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不论从物质上,还是从心理上,都能达成有赏消费的公平公正。事实上,当公众的就医压力大大降低,并有了既得实惠的感同身受,便会迎来全面推行医改新政的又一“春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