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2-26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大众网烟台频道
2月24日上午,牟平区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区政协委员、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李卫东做客大众网两会会客厅时表示,自2011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累计为全区百姓减轻医药负担上亿元;“十三五”期间将努力为全区人民创建一个安全有序便捷的医疗环境。
回顾十二五:牟平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
据李卫东介绍,“十二五”期间是牟平区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5年,基础建设快速发展,服务能力快速提高。牟平区财政投入保障有力,医改各项工作推进顺利。2015年,牟平区委区政府与滨州医学院合作,共投入12亿,设计建成拥有2200张床位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现在已投入使用;牟平区中医院也投入大量资金,对老病区进行彻底改造。
“自2011年起,全区13所镇街卫生院和158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区政府每年将1567万基本药物补助资金和218.4万乡医补助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李卫东说,据不完全统计,牟平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累计为全区百姓减轻医药负担上亿元。
此外,牟平区累计投资3000万元的基层医疗机构改造项目完成,投入600万元用于对镇街卫生院彩超、X光机等诊疗设备更新,全区7个镇街卫生院、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58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对全区45万人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86%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
展望十三五:将“强基层”“保基本”落到实处
李卫东告诉大众网记者,在“十三五”期间,牟平将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并科学合理制定医疗资源设置规划,在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及加大基础建设改造投入方面也将下功夫。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的一年,牟平将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李卫东说。
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上,将强化医院间的协同配合,计划通过区直和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带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技术水平和能力。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多渠道培养全科医生。
对于建设年代久远、业务用房面积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的单位进行适当改造,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危房进行整体搬迁。同时“十三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大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力度,打造区域老年及康复医疗保健服务新亮点。
落实“惠民生”:创建安全有序便捷的卫生医疗环境
据李卫东介绍,2009年以来,牟平区委区政府承诺的98件为民实事中,近三分之一涉及农村医疗卫生,累计投入3.9亿元用于农村医疗卫生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投资3200万元,实施了镇卫生院改造、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医疗设备配套,每年投资200万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购置。
李卫东还介绍了一个“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销售”的概念,他说,自2011年起,全区13个基层医疗机构、158个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平均达到520种,通过省级的招标平台统一招标,不仅降低了药物采购成本,还能保障药品质量,而对百姓而言,最直接的感受是药物价格下降,“看病贵”得以明显改善。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来看,也由2010年的65%,下降到2014年的33%。
“在牟平门诊和住院人次增长49%的情况下,门诊和住院人均费用同比下降34%,药品费用下降40%以上,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50%,输液病人总数占门诊病人比例下降70%,这样的改变是每个老百姓确确实实能感受得到的,我们将继续致力与创建一个安全有序便捷的卫生医疗环境。”李卫东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