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5-24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网
国家出面发起谈判,绝不是走回行政限价的老路,而是与药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博弈,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既让患者吃到更便宜的药,又让药企通过让渡部分利润换取更大市场份额。
张涨
近日,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其中有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与之前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比较,3种谈判药品价格降幅均在50%以上。
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终于靴子落地,其降价幅度之大、谈判推进之快,值得点赞。从谈判结果来看,降价是实实在在的,比如治疗乙肝的替诺福韦酯从月均药品费用约1500元大幅降至约490元,治疗肺癌的埃克替尼从月均药品费用12000元降至约5500元。这意味着患者每月的药费可节省一半以上,对很多困难家庭来说,这绝非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救命谈判”。
长期以来,高药价是公众吐槽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痛点”。尽管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降低药品价格,甚至采取行政限价等诸多硬手段,但降价成效仍然不尽人意。细心观察近年来国家在药价改革方面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可发现调控手段的行政味道淡了、市场味道浓了。从去年6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施行近20年的药品政府定价制度正式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药价撒手不管:针对市场定价可能出现的专利药、独家药价格超出患者接受程度的现象,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应运而生。
国家出面发起谈判,绝不是走回行政限价的老路,而是与药企按照市场规则进行博弈,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既让患者吃到更便宜的药,又让药企通过让渡部分利润换取更大市场份额。这一多赢手段,在欧美等国已是遏制高药价的常规动作。比如在美国,作为价格谈判参加方的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的处方药占全国处方药的15%,由于药品需求量巨大,谈判后药价只是平均批发价的50%左右。我国首次药品价格谈判,其意义也不仅在于三种药物的降价,而表明我国在药价调控方面从行政思维向市场思维的转换更加彻底,调控“工具库”中也多了一枚利器。
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成功破冰,下一步则是要朝着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努力。一方面,要让更多药物进入价格谈判体系,让降药价从“定点突破”到普惠式的降价。很多专利药、进口药、特效药价格高企,当然有研发费用高昂等客观因素,但也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能力。让更多药企参与到价格谈判中来,达成药企和公众的双赢,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此外,还可在条件成熟时效仿美国,允许各地自主谈判,或让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大型药房、保险公司等发起谈判。不管用什么方式、谁来发起,只要能促使药价合理回归、老百姓得实惠,都应鼓励。
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反馈和监督机制。药品安全、疗效好坏、成本效益等,应是贯穿价格谈判始终的关注重点。比如法国、意大利等都会对纳入价格谈判的药品就疗效和成本进行经济学评估,力求在众多药物中选择最具“性价比”的药物。此外,价格谈判采购量大、总价高,更需确保谈判过程规范公正。比如在我国首次价格谈判中,就设立了监督小组全过程监督,谈判全程进行录音录像,未来还要进一步细化、固化相关监督机制。
看起来“专业味”很浓的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其实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看病用药支出。价格谈判机制初试啼声,三种药物价格应声而降,多年来通过行政之手很难办好的事情,换种思路来干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持续推进的药价市场化改革,或将成为撬动整体医改、破除“以药养医”痼疾的强力支点。
通过谈判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诊疗和用药行为监管
经药品价格谈判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今天向社会公布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通知指出,完善医保支付范围管理办法,做好国家药品谈判试点与医保支付政策衔接。
2016-05-23 15:46
新华时评:做好医保衔接让“药价谈判”惠民更多
谈判成果有了,但让“腰斩”药价更多惠民,需要做好医保方面的衔接,尽快将谈判结果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让医疗机构按谈判价格直接网上采购,并完善医保支付范围管理方法,做好国家药品谈判试点和医保支付政策衔接。 此次由政府部门出面谈判,锁定三种降价药,政府并未强制各地同步纳入医保药品名录。各省应因地制宜,对医保基金压力进行测算,并根据各自的承受。
2016-05-22 14:44
“药价谈判”是创新更是智慧
接下来,各地应做好医保支付衔接,逐步扩大药品覆盖种类,让“药价谈判”惠民更多。 谈判成果有了,但让“腰斩”药价更多惠民,需要做好医保方面的衔接,尽快将谈判结果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让医疗机构按谈判价格直接网上采购,并完善医保支付范围管理方法,做好国家药品谈判试点和医保支付政策衔接。 此次由政府部门出面谈判,锁定三种降价药,政府并未强制各地同步纳入医保药品名录。
国家药价谈判下一步医保谈判 不少药企或继续观望
5月20日,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公布,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谈判药品降价幅度分别达到67%、54%、55%;其中替诺福韦酯降价幅度最大,高达67%,超过此前业界的预期。
2016-05-23 15:28
近日,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社会关注度高。完善医保支付范围管理办法,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统筹兼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医保筹资水平和企业合理要求,做好落实谈判结果与医保政策的衔接。
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出结果:3种药最高降幅67%
药品采购有哪些要求? ——直接网上采购抵制商业贿赂 为指导各地抓紧落实谈判结果,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近日还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的通知》。 该《通知》要求,各地要及时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挂网。医疗机构与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明确采购数量,按谈判价格直接网上采购。
2016-05-21 07:29
省标药价再降10% 温州药品采购谈判或全国推广
作为卫计委全国医改百个试点城市之一,一场关于药价的谈判将温州这座走在变革前沿的城市,再次推至聚光灯下。记者随后又询问了曾亲历温州价格谈判的上述药企负责人,他确认此名单为省标,并非温州市的药品议价结果。
2015-12-30 07:47
国家谈判促药价“腰斩” 盘点其他国家药价由谁来定
与之前公立医院的采购价格相比较,3种谈判药品价格降幅均在50%以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趋同。 这三种谈判药品的名称分别是: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或许听起来有些拗口,但是对于慢性乙肝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都是救命药。经过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这三种药品降价幅度分别是67%、54%和5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