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医药品采购

发改委启动药价检查 血制品有望降价

发布日期: 2016-06-02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财新网

  从6月1日至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将启动全国药品价格专项检查,检查范围包括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含原料药及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 业和社会零售药店)、医疗机构(含非公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药品采购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价格行为。

  其中,“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原料药、血液制品、中药饮片”3个子行业成为检查重点。根据《关于在全国开展药品价格专项检查的通知》显示,发改委将重点查处原料药、药品的垄断协议、不公平高价销售行为;社会零售企业价格欺诈行为;医疗机构不执行政府定价药品零差率的行为;政府定价药品突破政府规定的最高出厂(零售)价格销售的行为。

  一位血制品行业高管人员对财新记者表示,从2015年6月1日,国家放开血制品最高零售价限制开始,血制品进入“量价齐升”的阶段。尤其到了2016年1月,血液制品价格已有大幅调高,小制品调高幅度尤为惊人。“血制品价格已经被发改委重点关注,这次检查后应该会降价。”

  “在取消最高零售价限价后,华兰生物的血液制品整体提价幅度不超过10%,其中两个常用产品价格仅做了微调,2%-3%的上涨幅度是由于成本的增加,并没有像有些媒体报道的20%-30%高增幅。”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在两会期间对财新记者表示,华兰生物并不特别看重价格上涨,更期待产品结构的调整,依靠增加品种使企业受益提升。

  长期以来,血制品都是国内药品行业中最受追捧的领域。西南证券信息显示,2010年,卫生部测算中国采浆量需求约8000吨,预计目前的采浆量需求超过12000吨。但2014年采浆量约为5700吨,存在巨大供需缺口。

  据西南证券数据,最具提价空间的血制品依次是人纤维蛋白原、静丙、凝血因子。近期,人纤维蛋白原、静丙出厂价同比涨幅分别约80-130%(0.5g 从280元/支涨至650元/支)、10-20%(2.5g从550元/支涨至700 元/支),其它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提价。

  方正证券信息显示,静丙价格已经调高8%左右,八因子略有提升;而一些小制品,如纤维蛋白原、破免等调高幅度较大。纤维蛋白原调高150%左右,破免调高70%左右。白蛋白由于进口产品较多,价格基本上稳定。

  “血制品的价格上涨已经到了过高的程度。”上述血制品行业高管人员认为,血制品价格与血友病等长期需求的人群密切相关,且部分产品在医保范围内,价格过高会导致患者负担和医保压力。

  但西南证券认为,血制品提价合法合规,符合市场供需调节,不受此次核查的影响。其理由包括血制品企业原料血浆成本持续升高,如2011-2015年期间,血制品企业ST生化、博雅生物、华兰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下降了14%、9%、4%,而其他制药企业的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以及从供需来看,血制品供不应求。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