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专题图片

启示录:练好内功,防疫交易两不误

发布日期: 2020-03-13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大考当前当有所深思,方能推动社会治理之进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项重磅政策的出台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各级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的创新尝试和先进做法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交上答卷的同时,业内人士也不断深思如何练好内功,更好地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升交易服务质量。

  提升电子招标采购水平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制度、建设完善电子化交易平台、强化交易数据的互联互通,不仅是国家和各地政策规定、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是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倒逼各地加速电子化水平,尽快提升线上服务能力。

  ——“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开标不见面、系统辅助评、结果快递送、过程全留痕”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疫情防控成效

  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占军

  电子招标采购在远程办理、不见面交易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适合在不宜人员集聚的工作场合。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占军表示,电子化交易平台是交易中心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但是现阶段由于各地交易系统的全流程电子化水平不一,目前“不见面交易”尚未全面实现。因此,各地必须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方式,建成微信“公共资源交易直播开标系统”,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微信小程序丰富不见面开标的直播手段。同时进一步加强远程异地评标的推广使用,评审时力求将评委分散在不同评标室,努力降低评审交集风险。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沈国庆也提出,“不见面交易”有助于保障疫情防控,进一步提升了各方交易主体对“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不见面交易”保障疫情防控,进一步提升了各方交易主体对“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沈国庆

  ——疫情防控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管理最大的启示是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不断完善开评标管理制度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鲁占全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鲁占全提出,推动全流程电子化不能单打独斗,还要“全国一盘棋”,例如远程异地评标的开展,需要做好与外省专家库的对接工作。各地形成的可复制可借鉴的成果经验,也应全国推广。

  ——平台建设要紧跟政策要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才能提升平台竞争力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黄锋

  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黄锋进一步提出,在疫情防控的条件下,全面推行线上服务,更多的服务从线下转到线上,对平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对系统建设和线上服务能力要求更高。平台建设要紧跟政策要求,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才能提升平台竞争力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交易软件研发运营商应当更注重提升软件的稳定性、各类功能的智能化和易用性,逐步实现无需交易现场人员保障,线上远程处理故障。

  ——迫在眉睫的疫情防控现状“倒逼”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升电子化服务能力,真正实现便民利企

  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邹璐蔚

  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邹璐蔚也认为,此次疫情防控进一步展现了电子化交易平台提供跨越空间、优质便捷的线上交易服务的重要作用。她表示,“不见面开标”的全面推行已纳入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目标,疫情防控要求各地适应新形势工作要求,加快实现各类交易业务的“不见面开标”。

  ——创新工作方法,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打造更高效便捷的交易平台,顺利实现疫情期间交易平稳过渡

  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申桂南

  “不见面”交易的实现得益于先进科技的应用。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申桂表示,要不断梳理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努力通过技术手段化解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平台的服务效能。同时,优化交易流程,简化办事环节,为全流程电子化建设打好制度流程基础。

  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中,无论是紧急暂停服务还是有序恢复交易,都需要向上级进行请示,并需要各行业监管部门研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配合执行。这其中涉及环节只要稍有不畅,都会造成工作响应不及时,工作不到位。因此,建立起一套健全且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是交易平台运行的重要保障。

  交易中心有业务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给予支持,也要积极与行业部门沟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公室沟通,要求评标专家的选聘暂不执行浙江省和宁波市评标专家库管理的有关专家抽取相关规定,可在本地相近区域范围内抽取相应专家,以保证项目评审顺利推进。

  ——紧要时刻,建立起一套健全且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是交易平台运行的重要保障

  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李俊华

  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李俊华提出,交易中心要主动协调公共资源交易相关行业监督部门,配合其加强交易活动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线上投诉举报接收、转办、反馈工作机制,运用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平台,进行在线投诉举报处理,及时处理各类投诉件,推动交易活动顺利进行。

  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积极向行业监督部门建议扩大“不见面开标”简易招标法的适用范围,减少现场集聚风险。东莞市住建局采纳了其建议,将施工招标项目简易招标法适用范围调整为邀请招标项目或招标控制价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公开招标项目,让更多项目可以“不见面开标”。

  完善交易服务应急预案

  日常工作中,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基本建立了应急防控机制,但多为针对业务保障和场所设施安全的应急防控。疫情的发生也警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为提供交易服务的公共活动场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鲁占全、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沈国庆、桂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申桂南等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以应对不可抗力导致的突发事件。交易中心在规划建设时除考虑业务使用需求外,还应考虑公共卫生及安全问题,日常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及演练,强化细化工作措施,组建应急队伍,建立物资储备制度,配备必要装备,科学制定公共事件发生应对措施。

  利用创新科技手段发展起来的“不见面”交易新模式,成为公共资源交易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各地进一步推动电子化、智能化迈上新台阶,同时完善应急防控预案,提升监管、交易、服务三个环节的协调配合能力,必将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采传媒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采购】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