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8-01-05 作者:张丽丽 浏览次数: 来源:《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远程异地评标,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物理时空屏障,通过利用电子招投标软件系统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在不同地点实现评标专家远程同时评标。这种创新的评标方式,可以解决部分地区评标专家不足、部分评标地区专家资源固定的问题。为保证评审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审专家从地域上隔离而又协同的运作模式,还可以避免项目关键信息泄露,减少人为、人情因素等干扰,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交易行为,节约评标成本。
目前,虽然远程异地评标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进区域内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且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除武汉、长沙、鄂州、恩施等地的成功案例,近期又有多地取得可喜成果。本期内容仅选取几个成功案例,梳理各自亮点,以飨读者。
大连首个政府采购项目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顺利完成
2017年11月17日,大连中招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所代理的“大连金普新区水利服务中心小(1)型水库安全鉴定采购项目(项目编号:ZZCG2017-JP12)”要开展评标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该项目采用开标、评标、监管跨省三地模式,不仅开创了大连市项目交易先河,在辽宁省也属首次。
由于该项目为水利项目,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经多番考量后,选择与水利大省——四川进行远程异地评标。当日,由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代为抽取的4名专家,在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评标室,使用大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评审,1名甲方评委在大连评标室,使用大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同步评审。
项目监督方——金普新区财政局则在大连市金普新区,通过远程在线监管系统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最终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自动生成评标结果,两地专家分别对评审结果进行签字确认。5名评审专家的系统操作记录、现场音视频资料按归类自动存放,并按政府采购法要求保存15年。
据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大连市政府采购领域尚未有成功远程异地评标案例。为填补此项空白,大连市公管办大胆探索尝试,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协调各方,促使任务完成。考虑到大连市水资源、水利评审专家匮乏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政府采购的水利项目作为此次评标项目。项目前期,通过与大连市财政局以及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四川省财政厅进行多方商讨,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远程异地评标流程和具体细则。从项目备案到招标文件制作上传、标书下载、投标文件电子制作加密上传、投标保证金缴退,以及解密开标、电子评标等环节全部无纸化操作。5名评审专家的每一个评审环节以及在电脑上每一步点击过程实时进行操作记录,可追溯、可调查。
亮点:此次远程异地评标取得了显著成效。远程异地评标真正实现了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解决了部分地区和专业评标专家人数较少、专家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切实提高了评标的质量和效率。
四川达州开出远程异地评审“第一标”
2017年12月6日,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创达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正在密切地关注着达州万源市通小路玉带乡出口至华兴加油站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开标情况。在距离达州400余公里外的成都,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评审室内,4名专家正在紧锣密鼓地评审。
该项目是四川省首个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据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打破空间限制,开标选在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开标厅进行,专家评审则由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抽取4名专家,达州抽取1名专家,双方共同完成。虽然两地远隔400余公里,但是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双方共同使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隔空电子评标。
几小时之后,四川省建设工程全流程电子化远程异地评审“第一标”顺利完成,中标企业负责人表示:“实在没有想到我们这个项目竟然尝了远程异地评审的鲜。过去开评标,需要评标专家全部集中到开标所在地,专家之间需要面对面讨论,极大可能受到人为干扰。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不仅效率高,评审结果也更显权威。”
据了解,该项目从开标到评审的所有环节,都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监督,监督人员只需在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监督室,就能实时远程监督对方视频。而到评审结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评标报告,两地专家通过“CA一键签章”分别对评标报告进行电子签名确认,并通过评审专家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中打印报告,交项目监督签字存档。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评审整个过程都进行了留痕保存,包括专家电脑桌面操作、会商系统、专家评审环境等,系统自动将所有资料进行归类收集,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传送至达州进行保存,以此确保评审更加科学合规,全流程可溯源。
亮点:正如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所说:“远程异地评标的好处是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地隔离,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评标,还有利于克服远郊区县长期存在的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评标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标成本。”
四川省将以此为契机,随机选取一定比例工程建设项目先行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包鄂”两地首次成功实现远程异地评标
2017年12月12日,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鄂尔多斯市交易管理办公室成功开展了两地远程异地评标。此次评标项目为包头市北梁改造区西一区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道路建设工程以及包头市北梁改造安置区西一区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道路建设工程监理项目。
此次评标由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随机抽取的4名专家、2名招标人代表以及鄂尔多斯市1名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进行评标。专家在各自所在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指纹解锁完成身份验证,经异地评标系统实现音视频实时互动,共同完成相关评标工作。
这次远程异地评标的顺利开展,不仅对呼包鄂三地协同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现呼包鄂远程异地评标的基础上,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合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房建市政项目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招标项目电子化水平。同时结合此次评标经验,对系统和软件进行完善和调整,促进包头市四区与土右、达茂等外五旗县区开展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帮助当地企业节约招标成本,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各类招投标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改革。
下一步,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主动与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早日实现“包呼”两地远程异地评标试运行,切实提高三地评标电子化水平,积极推动呼包鄂远程异地评标早日实现,为打造内蒙古中西部区统一、开放、共享的一体化交易平台而贡献力量,为实现呼包鄂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亮点:此次包鄂远程异地评标,有效解决了各自地区专家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一种技术型、创新型的评标方式,是对传统人工评标方式的革新,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评标工作效率,凸显了“电子化、远程化、实时化、网络化”四大特点,是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探索。
推动远程异地评标规范化、常态化
除了上述三个实例,近期云南保山、山东潍坊、湖北孝感等地均有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完成,都积累了宝贵的实际操作经验。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一种技术型、创新型的评标方式,是对传统人工评标方式的革新,是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探索,可以说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系统工程。
从技术角度来说,远程异地评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展是可行的,但要做到软硬件兼顾方能谋远。软件层面主要包括:要搭建统一远程评标协调管理系统,实现专家资源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以及远程机位预约申请。各地也要改造评标子系统,传统的CS单机程序是不能满足远程异地评标使用的。建立CA、签章互认兼容机制,整合各地CA、签章系统,由相关CA及签章公司开发统一的兼容包,确保各评标系统可以与各地CA及签章实现融合。还要搭建统一远程评标监控系统,通过对评标全过程进行动态视频实时监控,动态音频实时监控,评标桌面视频录像、录音,确保远程异地评标过程的有效监管,确保各地评标系统、专家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互联互通。
硬件层面,原则上要求各客户端接入地保证要有专线带宽,要有配置较好的专家隔断评标区,保证专家的独立评审空间。服务器应提供专用系统部署环境以及海量视频存储服务器。
除此之外,制度的保障是决定系统成功的关键,参与各方应制定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通过整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管理办法的内容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采用远程评标的项目类型,比如《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应当采用远程评标的项目为“采用综合评估法且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评分的国有资源工程项目”。
专业名词的定义,比如主场、分场、评标机位等概念,做到统一化,避免名称叫法不一致、概念理解偏差等情形。近日,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印发《福建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远程异地评标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条就明确指出,远程异地评标活动现场分主场和副场,工程建设招标项目所在地的评标现场为主场,所在地以外的评标现场为副场。主、副场均应当设在项目所在地交易中心。副场评委远程登录主场评标系统,与主场评委共同进行评标。
明确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职责、责任承担等。比如规定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为远程评标活动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制定和发布远程评标数据交换标准,保障平台的建设、运行、安全与稳定。市、县(区)级交易中心要设立专门的远程评标管理岗位,指定专人负责远程评标工作的管理、协调,主场或副场评标现场管理、评标秩序维持,以及相关系统的数据录入、操作、维护和登记台账等工作;各地现有场地配置要求,以确保各地保证远程评标的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健全,确保远程评标顺利进行。
远程评标项目的具体人数配置方式,确保远程评标项目的规范性。如规定,远程评标项目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为不少于7人的单数,其中评审技术标的成员不得少于5人。对于CA、电子签章等的规定,以保证电子远程评标的合法性、规范性。如远程评标项目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使用CA数字证书参加评标活动,实现身份认证与文件签署等。招标人代表参与评标活动的,到当地交易中心领取CA数字证书。
对于远程评标时的相关问题规定。比如规定在远程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需要进行讨论时,应当使用远程评标系统或者视频会议系统。主场与副场评标委员会成员在某些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时,应当通过远程评标系统进行投票表决,主场和副场管理人员应当对表决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需要发起质疑时,由评标专家提议,经评委委员会投票通过后可进行视频或文字方式交流。
对于远程异地评标考核考评的规定。比如,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加强对远程评标专家工作质量的考核,实行一标一评价。评标完成后,主场管理人员应当对评标专家的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制定具体考核准则。例如《福建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不良行为规范和信用考评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评标专家出现索要合法劳务报酬以外好处或财物、接受可能影响其评标公正性的宴请、因劳务报酬纠纷怠于履行评标义务,扰乱评标秩序等不良行为,将按分值记分,并纳入不良信用库,列入年度考核和分类定级评价指标。
【更多新闻请关注公共资源网微信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公共资源交易】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