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3-11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米内网
作为中药品牌企业神威药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李振江代表长期关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李振江曾直言:“我的愿望就是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在今年李振江提交的12份“两会”建议中,关于营造有利于中医药发展市场环境,促进中医药创新等相关议题的有六份:分别是《关于建立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的建议》《关于不得将临床效果显著的中药品种列入辅助用药目录的建议》《关于提高配方颗粒准入门槛,统一标准,规范产业良性发展的建议》《关于国家应大力打造河北省中医药强省的建议》《关于加强国家在医药行业鼓励创新相关政策连续性的建议》《关于打击医药行业原辅料垄断,促进行业良性竞争的建议》等。
提高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准入门槛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
在《关于提高配方颗粒准入门槛,统一标准,规范产业良性发展的建议》中,李振江提出,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尚未正式批准进入流通领域,按《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中药配方颗粒只能在当地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临床医院使用,但随着医院及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剂的需求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存在大量未批准试点的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配方颗粒。
因此他建议:一、提高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准入门槛。二、尽快制定配方颗粒国家标准。改变目前只有企业标准并且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成熟一批公布一批,本着鼓励企业参与标准起草和明确责任主体的精神,在经审定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标准中标注起草单位的名称。三、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中药配方颗粒招投标管理。在统一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中药配方颗粒实行招投标管理,规范临床机构采购使用,让人民群众真正用上质优价廉的产品。
在《关于建立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的建议》中,李振江提出,建议从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建立包括教育、服务、管理、宣传等环节在内的一整套相对独立的中医药发展体系,以最大程度维护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文化的纯粹性,最大程度减少来自西医西药思想和理论的侵略性干扰;建立区分于西药的中医药评价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建议将传统中药制剂与现代中药制剂的评价体系予以区分实行分类评审。
加强鼓励创新政策连续性促进医药行业良性竞争
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正式发布后,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等都成为热议话题。李振江认为,加强在医药行业鼓励创新相关政策连续性,促进行业良性竞争等对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同样重要。
针对目前创新药物研发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却没有实现向生产力的转化,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振江提交了《关于加强国家在医药行业鼓励创新相关政策连续性的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鼓励创新的政策时,要前后连续,制定成系列的政策,保证企业及创新主体在取得科研成果后无后顾之忧;建议建立和完善相关部委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对科研成果互认,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避免国家在科技投入上资源的浪费,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此外,李振江认为,要解决部分普药品种经常发生中断供应,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必须有效地遏制部分普药原料药的垄断经营。在《关于打击医药行业原辅料垄断,促进行业良性竞争的建议》中他建议:政府应对化学原料药市场进行适度的价格管理。制定相应的价格管控机制,尤其是对于生产厂家少的原料药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于原料药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只有两三家企业生产甚至独家生产的普药原料药,建议监管部门多批准几家企业生产;对于基本药物中那些成本倒挂的临床必备用药,其原料药给予定点生产,实现医药市场良性竞争。
加强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
企业的发展与质量、品牌建议息息相关。今年“两会”,李振江还提交了关于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加强质量发展四大技术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建议:首先,他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促进法》,规范和保障质量事业的健康发展,以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巩固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国中的地位。
而在深入推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方面,李振江提出建议:一是将建设质量强国纳入国家战略。二是加强国家质量基础建设。三是设立质量强国建设专项基金。支持企业以提升质量水平为主要的内容的创新活动,不断提升高端技术、产品、服务的比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李振江还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国质量品牌建设的建议》及《关于加强质量发展四大技术基础建设的建议》:建议我国加强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品牌发展的培育手段,提升中国品牌的文化内涵。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