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管理机构动态

滨州市县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云平台全面启用

发布日期: 2016-04-05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鲁北晚报

  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于2011年,主要负责为市本级及周边三个城区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产权交易提供场所、信息和操作服务。建成4年多以来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先后获得“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2015年度中国公共采购十佳最具公信力机构”等国家级荣誉。

  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2011年9月开始起步运行,到2013年底基本实现了进场业务全流程网上交易,2015年5月交易中心率先启动市县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云平台建设,加快促进市县合一、规范有序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形成。今年3月12日,市县 “一体化”云平台基本建设完成并试运行;3月28日,全市所有县区全部整合上线,这一创新举措走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4年多时间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探索创新改革,大力推进交易电子化进程,逐步实现了从“管办一体、分散交易”到“管办分离、集中交易”;从“有形市场”到“虚拟市场”;从“市县分离”到“市县一体”的多个转变,开启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滨州模式”。

  严控关键“风险”:杜绝评标过程人为干涉

  “这是评标区,评标时专家和评标区工作人员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进入里面。”3月29日,工作人员指着门外一台储物箱和门内一道安检门对记者说:“进入评标区前每位专家都要把手机留在这里,进去后就不能再与外界进行任何联系,安检门用来检测通过的人身上是否携带了通讯工具。”

  通过安检门进入评标区后,专家们要做的是集中在等待室里等待,接下来将要评什么标,他们并不知道。

  评标专家均由电脑随机抽取,抽取页面上只能看到专家的专业和年龄,其它信息一概不显示。系统自动通知,采用电脑语音通知、短信反馈、名单密函打印等措施。

  交易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整合资源、高效透明和网上留痕、可溯可查等优势,重点管控关键风险点。

  从第一步报名开始,信息就得到了严格保密。投标人通过网络终端直接报名、匿名下载招标文件,严格控制报名人、报名数量的保密。投标保证金系统实现对保证金的三级账号管理,在报名截止前,任何人无法通过银行系统获取报名信息。

  整个电脑系统的操作权有相应的严格配置。重点岗位实行数字认证,严格管控系统使用权限,避免越权、越位等违规操作。开标区、评标区分设在不同区域,并采取电子门禁与指纹识别,通讯工具检测与信号屏蔽,隔离电话变声答疑、音视频监视等多种技术措施,防止投标人与评标专家在现场串标。

  全流程电子化:让阳光照进每一环节

  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有所了解的人或许知道,这项在普通人眼里略带“神秘”色彩的工作涉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和产权交易等,资金往来大、利益关联度高。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作为改革利器,通过技术革命倒逼制度革命,实现了交易全流程电子化。

  利用电子科技手段,建立起集业务管理系统、电子开评标系统、保证金管理系统、三库(专家库、投标企业库、招标代理库)、网站主页等于一体的网上交易平台。

  这一平台实现了网上报名与投标,以及电子开评标。

  企业网上注册后,即可进行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网上投标,无需亲临现场。开标时,系统可自动完成投标文件下载、标书解密、语音唱标等程序,极大提高了开标效率和准确性。评标时,行业主管部门网站可以实时推送企业业绩及资质,评标专家对标书的每一部分进行分项打分,最后由系统进行自动汇总、打分排名,完成整个评标。

  而在评标过程中,电子平台实现“错位评标”。所谓“错位”,就是在电子评标过程中,标书被分成多个部分,系统自动打乱标书的各个章节,然后将多家企业的标书重新随机组合,生成一份新的标书,供评标专家进行评审,以此来防止人情打分、倾向性打分。

  通过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公平、公正的评标环境,公开、透明的评标过程”在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绝不是一句虚言,而是真正意义上让阳光照进了每一个环节。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