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管理机构动态

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驱动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 2016-04-08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中金在线

  公共资源网4月8日讯  近年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信息化为抓手,依靠人才优势,大胆改革创新。通过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不断强化优质服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2015年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27464宗,交易金额4742.93亿元,比2014年增加402.8亿元,增幅为9.28个百分点,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前列。

  思维:构建电子招标与创新交易平台

  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已经从简单的成本竞争转变为信用竞争,市场信用体系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方面,以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和形成为动力,以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为保障的市场治理机制。近年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如何将市场信用规则实施落地的呢?据了解,该中心充分调动市场自身的力量净化环境,弘扬诚信文化,建立服务机制,规范健康的市场规则,从过去的原始的传统交易手段转变为以信用交易为主流的市场交易方式,信用体系不断走向成熟,服务领域不断走向规模。

  积极做好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和“互联网+”思维创新交易平台建设。广州作为全国电子招标投标综合试点城市,该中心成为全国电子招标投标交易试点平台,实施了数字交易平台的升级改造,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网站的上线运行,交易平台实现了与广州市住建委、市财政局等监管系统的对接,并向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推送数据。通过研发政府采购的全流程电子化系统,实现了广州市、区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完全通过系统运行,政府采购全流程无纸化操作。

  通过建立“云+网+端”的基础设施,在“阿里公有云”部署了网上商城和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构建了安全的远程异地评标网络,完成了公共WIFI、移动手机端应用APP、好易终端机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建立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实现“电子商城”采购与“网购”流程一致,“现场下单、即时成交”,完全实现了“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采购人可以享受到比一般“网购”更好的体验和价格优惠。拓展了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的应用范围,实现了广州南沙、番禺、花都、黄埔、增城、从化等6区的政府采购项目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属地评审。通过与多个金融机构合作,搭建了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政府采购贷”、“保证金循环贷”等融资产品,最大限度地盘活沉淀的存量投标保证金,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服务:引领高效咨询与专家评标管理模式

  近年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构建高效便捷的办事咨询服务体系和专家评标管理体系,积极精简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取消了企业信息登记入库的审核和原件核对,将企业信息登记流程调整为自行申报并网上公示,将工程建设项目交易流程由22个环节压缩至14个,政府采购交易环节由42个压缩至11个;工程建设项目在场内交易的流转周期压缩为28天,政府采购为27天。

  在打造“一窗式”办事服务方面,实现所有窗口均可受理公共资源交易业务,任何业务只要将文件资料提交至窗口受理,接下来各环节的办理情况将被系统自动监控,企业办事人员可在网上查看业务的办理进度。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网上服务方面,专家劳务费通过中心与银行联合开发的系统直接进入专家银行卡账户。开标、评标的场地和时间选定、评标专家抽娶缴纳投标保证金和办理CA证书均可在网上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在构建“四位一体”咨询服务系统方面,整合了电话咨询、流动咨询、窗口咨询、网络咨询四项工作内容,实现了线上线下、固定流动、闲时忙时都能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大大提升了中心咨询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为实现专家管理与使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解决内外网物理隔离、两套系统独立运作的安全保密和廉洁风险问题,该中心完成了综合评标专家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一是实现专家管理电子化,专家申报入库、查询维护个人信息、请假、销假等各项操作,均可自行登陆系统完成,全流程实现电子化运作。二是评标(审)专家远程抽取,通过网闸将抽取系统和专家系统隔离,招标(采购)人可在任何地方通过CA证书或账号自行登录系统进行专家抽龋三是实现抽取通知智能化,系统在进行专家抽取时智能区分项目情况,分类别播报语音通知并推送短信。四是实现语音请假全天候,专家拨打语音自助请假电话,系统将自动进行请假操作。尤其注重信息高度保密工作,在该中心内部,由于强化系统安全保障,杜绝了人为介入,专家信息和名单更加保密。

  探索:建立市场信用与精细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准是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最大创举。根据《广州市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战略部署,该中心将信用体系从工程建设企业逐步拓展到政府采购供应商,实现了“场外”和“场内”联动,成为广州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样板单位。

  在政府采购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方面,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实现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数据对接,以真实准确的量化指标为诚信评价标准。将评价结果直接应用于采购过程,由此改善了政府采购合同执行不到位、采购结果不尽人意的问题。通过跨区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互认的探索来建立可信的信用体系,在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过程中,确定在广州市政府采购信用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拟定信用信息互认的标准,探索了一条区域间信用信息互联互认的新路,实现了“信息互通、处罚同步、标准共建、模式示范”的宏伟目标。

  通过准确设计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信用指数,以场内诚信评价标准为基础,该中心与市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制定公共资源交易信用指数,建立信用指数模型,以此反映交易市场的信用环境和交易各方主体的信用程度,对于信用指数评价低的企业,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会提供信用风险预警。

  通过“数字见证”的业务管理不断提高工作实效,该中心在“三重保障”(音频和视频全过程留痕化监控,电子与纸质化材料双重记录,专家与代理分区化物理隔离)的经验基础上再探索,将“数字见证”延伸至收、开标环节和政府采购领域,提高了见证服务工作的效率,真正实现了招投标见证工作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通过优化OA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各项功能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对系统中的“公文管理”、“督办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模块进行梳理,提升了行政办公、后勤管理、物资管理、车辆管理的层次。通过内部岗位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强化了业务工作的安全系数,近年来,该中心组织开展了《岗位工作手册》的编制工作,对各个部门的业务安全信息风险点进行了梳理和排查,针对数十项安全风险问题进行了整改,完善了各岗位信息系统的操作权限清单,促进了各部门工作的健康发展。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