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2-19 作者:李雪曼 浏览次数: 来源:公共资源网
在2015年南昌市的一次工程项目招投标中,郭某遭遇了不平等的“待遇”。郭某表示在网上发布的投标邀请很常规,看不出什么,可没想到购买标书以后却发现标书里有一条规定: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投标人对拟用于本项目的涂料,必须是中房网发布的房地产500强2015年中国房地产测评成果发布会评选的首选十大供应商的产品。投标人参加投标时,必须取得这十大品牌厂家对本项目的授权书。而且,这十大厂家每家只能开具唯一授权书。
郭某咨询了招标代理机构,对方工作人员答复,必须有这十大品牌的授权书才可以参与投标。郭某立即找到这十大品牌中的数家厂商联系开授权书事宜,却意外得知,这几个品牌厂家早向其他投标人开具了针对该项目的授权书,不能再向他开具了。其实在我国招投标活动中,类似于这样的事件并非罕见,主要由于代理市场蛋糕有限,而分羹者众多,代理机构为了拿到业务,有时不得不按业主意愿办事,甚至与业主串通,做出诸多违法违规行为。如何解决招标代理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更好发挥其在招标投标中的作用,促进健康发展,对提高投资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各地区为规范招标代理市场采取一系列措施。
实现随机抽取 防止暗箱操作
目前,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土地矿产资源等公共资源交易,都是先由业主指定招投标代理机构,然后再由代理机构去组织招投标,这样难免就有倾向性。有倾向性就存在着有暗箱操作行为的可能。
为破解这一难题,海南省根据《海南省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部署,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于2016年1月4日招标代理随机抽取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依托海南省电子招投标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海南省电子政务内网访问,招标人根据项目情况设定条件,自主实现招标代理机构的随机抽取。
该系统的上线运行,有效解决了招标人在选取招标代理机构时面临抉择的难题,也为招标代理机构承揽业务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以标准化流程规范招标代理机构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代理机构往往设置一些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擅自更改备案后的招标文件等,招标代理机构存在的这些“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 四川省泸州市把招标代理机构开展业务中的招标准备阶段、招标阶段、开标评标定标阶段和标后评估阶段等每一部分明确统一做法,以标准化流程为代理机构规范执业奠定基础。
据悉,泸州市从招标代理工作流程入手,对招标代理机构业务承揽、公告发布、文件发售、踏勘现场、开标评标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逐项改革。针对代理工作中权责不清、人员混杂、履约不到位等现象,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制度,并针对代理工作中目标不明、工作混乱、咨询作用发挥不力等现象,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应依据招标项目的技术、经济特征编写招标方案,确定工作计划、招标范围、标段划分和投标人资格条件。
此外,泸州市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接受招标人对履行合同情况的评价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内部评估,同时,评估作为来年动态核查的重点检查内容。通过标后评估,成功地将招投标活动由事前、事中监管向事后监管延伸。
发布行业标准 规范行业行为
为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及其从业行为,加强招标代理行业自律,提高招标代理服务质量,引导招标代理转型升级,促进招标代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11月,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起草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行业标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开始试行。
《规范》对代理工作流程、代理工作服务质量、诚信行为、自律行为、培训与继续教育、招标代理服务费用指标等进行了规范,并明确招标代理工作实行项目组负责制。项目组须明确代理工作项目负责人,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能力,并实行实名制,对所代理业务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规范》还明确,招标代理机构收取的代理服务费用,应严格遵守《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代理合同的代理范围,告知委托人有关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价格,并在代理合同中予以约定。招标代理机构不得违反规定或合同约定,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减少服务内容等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等。
该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项目的代理工作,包括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货物、服务。
加强诚信管理
招标投标的基本功能是以规范、有效的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公平、透明的操作程序防腐倡廉。这些目标能否达到,关键在于招投标诚信体系是否完善,诚实信用原则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因此,建立以诚实信用为核心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和秩序,是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山东省在2014年就对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戴上信用“紧箍咒”,对全省工程建设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信用评级。根据信用评价标准,企业如被发现存在采用行贿、提供回扣或者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接招标代理业务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将被一票否决,直接将其信用等级评定为D级,为不合格企业,向社会公布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川省在规范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市场中,推行代理机构从业IC卡,截至2015年11月,四川省12000多名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已有9000多人领到了从业IC卡,达到应领卡人数的75%。
据了解,该卡可显示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姓名、专业、注册单位、有效期等基本信息,以及该从业人员所拥有的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各类执业资格。在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备案,开评标前,采取“刷卡确认制”,相关部门就能核对从业人员的身份和相关执业资格,解决冒名顶替、挂靠等现象。 同时,该卡还设置了“诚信系统”板块,一旦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具有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将以扣分的形式记录在IC卡中,凡扣分超标者,如同违章驾驶一样。此外,四川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总站还将结合IC卡中的信誉记录,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工作以日常检查和随机抽查双手段并重。对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其IC卡将被自动锁定,锁定期间,持卡人将不具备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方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人才的管理。招标代理机构市场目前存在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从业人员实际水平不能真正达标,这对招标代理业务的展开和实际操作带来负面影响,还影响了招标代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提升招标代理机构人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