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8332491
010-88332493
首页 > 公采新闻> 政府采购

东平县PPP项目运作问题初探

发布日期: 2016-05-04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财政部网站

  近年来,东平县积极适应新常态,创新思路,积极推进PPP项目建设,目前已有7个项目纳入省级PPP项目库。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制于政策设计、审批程序复杂、推动力度不强等因素,PPP项目签约率和落地率较低。主要制约因素有:

  一是对PPP项目理念认识不足。个别单位对PPP模式认识模糊,缺乏深入了解,错误的认为原来那种承建单位垫资建设的BT方式就是PPP项目模式;有的部门将PPP模式简单理解为是化解政府债务的融资手段,单纯从化解债务的角度策划项目;有的部门习惯于用贷款融资方式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对PPP项目不积极。

  二是推进PPP项目合力尚未形成。由于PPP模式是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项目建设运营涉及到相关领域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且项目监管风险较大,特别是担心PPP项目会产生高额利润增加财政付费负担,更担心社会资本中途退场。因此,个别部门存有抵触情绪,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沟通、磨合。

  三是推进PPP项目人才明显匮乏。PPP项目模式操作复杂,需要懂经济、法律、财务、合同管理和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前期运作,我县在PPP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对工作的推进造成较大影响。

  四是专业PPP咨询机构量少价贵。专业PPP项目咨询机构可以显著提高PPP项目运作效率。但现实运作中,能够提供资产评估、成本核算、经济补偿、合同管理、项目融资、法律法规等全方位服务的项目咨询机构并不多,且具备丰富PPP项目实战经验的咨询机构大都收费较高,有的咨询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收费达到上百万元,给PPP项目推动带来一定难度。

  五是社会资本方投资PPP项目谨小慎微。新形势下的PPP模式,要求社会资本方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投融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且政府上马的PPP项目大都是准公益类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运营周期较长,但经营效益不大。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参与PPP项目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赚取最大资本利益,因为利润较少、主要依赖于政府付费的PPP项目对社会资本方缺乏吸引力,社会资本方在投资PPP项目时慎之又慎。

附件:文件名文件名文件

Tags: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