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1-26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江苏法制报
建筑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吸纳资本和劳动力较多的领域。近年来,因资金链断裂、市场波动等因素引发的建设工程纠纷呈多发高发态势,我省法院受理建设工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2015年,共受理一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22341件,约占全国法院建设工程案件总量的1/6。从案件审理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市场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情形仍然较为普遍,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现象屡禁不止,亟需建立建设工程源头治理和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预防和减少相关矛盾纠纷。
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建立从严从紧的政府监管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招投标项目中围标、串标、签订黑白合同等违法行为,规范招投标秩序。加强对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的查处力度,对于挂靠施工、非法转包、违法分转包等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行为,一经查实,即处以没收违法所得,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
2.规范建筑市场劳务用工,依法有效解决欠薪问题。建议我省大力推行建筑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制度,建立和完善建筑劳务交易平台,在政策上给予建筑劳务企业引导和扶持。建筑劳务企业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统一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针对建筑企业用工灵活性的特点,采用不定时用工制等弹性用工机制,在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报酬和工伤保险等基本权利的同时,减少企业的用工成本,促进劳务分包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建议建立支付保函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和工程款的及时支付。劳动监察、住建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监管工作,以避免农民工讨薪到年底的集中爆发。
3.建立PPP公私合作模式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基础设施投融资秩序。针对现有法律的模糊或空缺地带以及不同法规政策之间的冲突,研究制定PPP法律和制度体系设计,明确政府和企业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预防和减少纠纷。要制定PPP项目实施指引,以规范运用,提高运营效率。
4.加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建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公安、检察、法院、工商、税务、劳动、环保、消防、规划、银行等部门,建立建筑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加强联动配合,构建企业和项目经理双重信用体系。
5.完善诉讼外争议解决机制,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合力。建议参照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示范文本及发达国家采用的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结合我国实际,依托政府行政监督部门和建筑行业协会设立建设工程争端调解委员会,由建设工程领域专家和法律专业人士共同组成。
Tags: 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