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4-14 作者:张斌伟 浏览次数: 来源:公共资源网
据公共资源网报道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部长助理许宏才就“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有关“债务”问题时,楼继伟提出,要防止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发债,有的地方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个别是变相借债,要进行规范。
有记者问道:“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财政如何支持?楼继伟表示,这个问题将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解决一部分,也可以政府直接举办,把医疗和医保打通,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好事。至于资金来源,个人负担方面政府有一定的采购,有一定的支持,还和现在的医保打通。
在谈到“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如何保障重点支出”问题时,楼继伟认为,保重点支出,就要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可持续、保基本的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增长,甚至要压减,让更多资金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重点民生支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收入高增长时期支出标准过高、承诺过多的不可持续支出,或者政策性挂钩支出,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压减。
同时,相应地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支出,这是由地方自主安排的。在目前调整的情况下,安排给地方更多的自主可支配财力,有利于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另外,按照脱贫的目标增加扶贫方面的支出、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中央基建支出,今年安排5000亿元,要把那些小、散的项目压减,集中用于属于中央事权的、跨域的、公益性比较强的、重大的一些基建支出项目。
对于“从历史上看,那些债务负担很重的国家最终都出现经济危机,以及经济放缓”的提问,楼继伟表示,确实有这个现象,但是不能一概而论。各国都不太一样,比如美国,现在债务率比2008年高了很多,但经济在复苏。有的国家债务率非常高,但是持续紧缩,还没有走出来。债务过高,确实对经济的下行压力比较大,这是事实。
中国政府债务并不是很高,特别是中央,只有11万亿元左右,按GDP算很低,中央财政还有继续发债的余地。但要控制不规范的问题,如果债务都是显性,都纳入预算法的规定进行管理,而不是变相发债,就不是很担心。
问题有两个,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是16万亿元,但是那些政府或有债务,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需要地方政府代偿的比例可能扩大,这个要控制。那些地方融资平台还存在,因为只有一部分债务到期,还有其他债务没到期,债还存在。地方融资平台上有些承担的是政府或有债务,怎么办?继续注入资产,或者变现资产,使得债务可持续。还有,要防止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发债,有的地方搞PPP项目,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个别是变相借债,要进行规范。这样的话,如果把债务风险控制住,不会给经济造成大的伤害。
关于如何加快财税改革措施落地,楼继伟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用一章讲财税改革,总的来说这几年达到进度:预算改革方面,预算编制和执行都贯彻预算法的一些基本准则,比如先有预算后有支出、预算调整程序、预算需要公开到什么样的细节、跨年度的平衡机制等。
有的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观念需要转化,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旧的思想观念、利益藩篱是干扰改革实施的阻碍。确实,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之下坚决推进,要啃硬骨头。
如果说哪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话,税制改革稍微慢了一点,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到力争完成“营改增”,但没有实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宣布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没有“力争”两个字,也就是说,军令状已经下了,这是任务鞭策。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