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16-03-18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ECIPE)发表顾问委员会主席Patrick Messerlin对TTIP关于政府采购谈判发表建议,称欧盟把推动美国开放次中央层级的政府采购作为TTIP谈判关键目标,希望欧盟企业能够参与美国州一级的政府采购竞标,为此,需要对双方政府采购市场的真实开放度进行客观评估,并着眼于双方未来的国内规制改革。
首先,欧盟自称是世界上最开放的政府采购市场,名义开放度达到85%,而美国仅为32%,似乎欧盟在WTO政府采购协定谈判中颇为失败。但事实是,当时的欧美谈判双方在开放的市场价值上取得了完美平衡。欧盟对自身开放度如此自信,甚至最新推出了以“对等”为口号的针对第三国政府采购新规,允许欧盟政府采购对开放度不如自己的市场关闭。但是,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两项最新研究显示,根据更为准确可靠数据,欧美政府采购对第三国的开放度约为4%-5%,欧盟政府采购开放度自2000年底以来就低于美国,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才逐步赶上。
其次,欧盟在TTIP以及其他贸易协定中的政府采购谈判战略还建立在另一个假设基础之上,即欧盟可以以单一市场为杠杆,迫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市场开放。但欧盟单一市场的规模恐怕并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法、德两个最大成员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加起来与日本大致相当,小于中国。而且,中、日、韩等其他国家政府采购市场增速远大于欧盟或是欧盟的大国。
欧盟对自身开放度的错误估计可能会对欧盟企业造成伤害。对第三国关闭政府采购市场的威胁可能会引起主要贸易伙伴的“对等”报复,再加上“欺凌”大国的政治成本,这么做很难取得积极效果。
因此,TTIP谈判的重心应该放在评估以往政策,寻求更为恰当的国内规制改革。毕竟,经过20年的努力,欧美政府采购市场仍然处于割裂状态。到底欧盟成员国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规制?欧美双方都应该利用TTIP谈判来改革各自的国内政府采购规制,才能改进公民福祉。
Tags: